[发明专利]一种缓存数据存储方法、系统及存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2461.3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8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宋开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50018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存 数据 存储 方法 系统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存储设备在备电状态下的缓存数据存储方法,包括预先在预设数目个固态硬盘中均划分出写缓存区域,将预设数目个写缓存区域设置为没有奇偶校验的条带RAID0磁盘阵列,其中,预设数目不小于2;在BBU为存储设备供电时,将已缓存的用户数据存储至RAID0磁盘阵列。本发明中,由于RAID0磁盘阵列的存储速度为各个固态硬盘接口速度之和,通过设置合适的预设数目,能够大幅度提高数据传输速度,保证了在BBU电量耗尽之前存储所有已缓存的用户数据,避免了数据丢失。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存储设备在备电状态下的缓存数据存储系统以及存储设备,具有如上缓存数据存储方法相同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存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存储设备在备电状态下的缓存数据存储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存储设备在备电状态下的缓存数据存储系统及存储设备。
背景技术
存储设备是用于存储数据的设备,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BBU(BatteryBackup Unit,备用电池)单独为存储设备供电的情况下,需要在BBU电量耗尽之前将已缓存的用户数据进行存储,以保证该数据不丢失,但是平时用于存储用户数据的主存储阵列功耗巨大,无法在BBU电量耗尽之前存储已缓存的用户数据,通常会控制主存储阵列停止工作,而将已缓存的用户数据存储到功耗较小的系统启动盘,即固态硬盘内,现有的固态硬盘所采用的M.2接口或者mSATA(mini-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迷你型串行高级技术附件)接口的数据传输速度较慢,随着闪存技术的发展,缓存区可缓存的用户数据量也越来越大,固态硬盘逐渐无法在BBU电量耗尽之前存储所有的已缓存的用户数据,导致了数据的丢失。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存储设备在备电状态下的缓存数据存储方法,提高了缓存数据存储速度,避免了数据丢失;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存储设备在备电状态下的缓存数据存储系统及存储设备,提高了缓存数据存储速度,避免了数据丢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存储设备在备电状态下的缓存数据存储方法,包括:
预先在预设数目个固态硬盘中均划分出写缓存区域,将所述预设数目个所述写缓存区域设置为没有奇偶校验的条带RAID0磁盘阵列,其中,所述预设数目不小于2;
在BBU为存储设备供电时,将已缓存的用户数据存储至所述RAID0磁盘阵列。
优选地,所述预设数目个所述固态硬盘均为M.2接口的固态硬盘。
优选地,所述固态硬盘的容量为64GB或128GB。
优选地,预设数目个所述固态硬盘的容量均为64GB。
优选地,所述预设数目个所述写缓存区域的容量均相同。
优选地,所述预设数目为2。
优选地,所述预先在预设数目个固态硬盘中均划分出写缓存区域,将所述预设数目个所述写缓存区域设置为没有奇偶校验的条带RAID0磁盘阵列之后,该缓存数据存储方法还包括:
预先将每个所述固态硬盘除所述写缓存区域外的其他区域作为运行数据区域,将所述预设数目个所述运行数据区域设置为独立磁盘冗余阵列RAID1磁盘阵列,其中,系统启动数据存储于所述RAID1磁盘阵列中;
将存储设备的系统运行数据写入所述RAID1磁盘阵列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存储设备在备电状态下的缓存数据存储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24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