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CM8101外源插入片段旁侧序列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332359.3 申请日: 2018-11-09
公开(公告)号: CN109536490B 公开(公告)日: 2020-11-17
发明(设计)人: 李新海;翁建峰;雷开荣;杨小艳;谢树章;张德贵;鲁鑫;张爽;李明顺;郝转芳;雍洪军;韩洁楠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主分类号: C12N15/11 分类号: C12N15/11;C12Q1/6895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王文君;陈征
地址: 100081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转基因 抗虫耐 除草剂 玉米 cm8101 插入 片段 旁侧 序列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CM8101外源插入片段旁侧序列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转基因玉米CM8101经Southern blot鉴定有一个插入位点,这个插入位点的外源插入片段的5’端和3’端旁侧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检测该旁侧序列的引物对,分别如SEQ ID No.3‑4和SEQ ID No.5‑6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的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CM8101外源插入片段旁侧序列的鉴定适用于对转基因玉米CM8101包括亲本、杂种F1和后代,及其植株、组织、种子及其制品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CM8101外源插入片段旁侧序列以及用于检测该转基因玉米的特异性引物对,本发明还涉及利用该引物对进行转基因玉米CM8101亲本或杂交后代及其制品检测的方法和试剂盒。

背景技术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及工业原料作物,在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保持在5亿多亩,主要分布于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由于耕作制度、自然气候等变化,亚洲玉米螟已经严重影响到玉米的单产、总产和品质,成为我国玉米生产的重要害虫。田间杂草与作物竞争水、肥、光能及生长空间,直接影响农作物产量与质量。另外,随着农村劳动力往城市迁移速度的加快,玉米种植的规模化和机械化成为趋势,这使得传统的人工除草方式变得不现实。虫害与草害是影响玉米生产的重要因素,培育抗虫耐除草剂玉米是解决该难题的关键技术途径,能够有效地防治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及杂草的危害,挽回产量损失,减少农药使用量,具有巨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Bt基因Cry1Ab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针对鳞翅目害虫如玉米螟,棉铃虫的抗虫基因(http://cera-gmc.org/GMCropDatabase)。在转基因玉米方面,Cry1Ab基因的商业化应用最为广泛。孟山都公司MON80100、MON802、MON810;先正达公司的BT11、BT176以及杜邦先锋公司MON809等转化体及其衍生品种均实现了商业化推广。转Cry1Ab玉米的商业化推广已近20年,其安全性已有定论,即通过安全评价、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是安全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提出的人工改造合成的Bt抗虫基因Cry1Ab-Ma,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ZL 201010574708.X),bar基因是迄今为止应用较多的一个抗除草剂基因。采用35S组成型启动子融合小麦叶绿体A/B结合蛋白的非翻译前导链序列(L-Cab)和水稻actin1内含子启动经过密码子优化后Cry1Ab-Ma基因表达,由小麦HSP17蛋白的末端非翻译区作为终止子;采用2×P35S组成型启动子融合TEV增强子启动bar基因的表达,由大豆Tvsp作为终止子,构建包含bar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入到玉米基因组中,获得了一个抗虫耐除草剂的转基因玉米事件CM8101,在抗虫和耐除草剂方面具有良好的特性,今后有可能进入商业化种植。对转基因玉米CM8101进行转化事件特异性检测,能更好的对转基因玉米CM8101进行监督管理。而外源插入片段的旁侧序列和依据此旁侧序列建立的检测方法,是进行监督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需要获得转基因玉米CM8101的旁侧序列,并建立鉴定体系以备对此事件的监督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基因玉米CM8101外源插入片段旁侧序列及其应用。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基因玉米CM8101的PCR检测方法和试剂盒。

本发明的抗虫转基因玉米事件CM8101按如下方式获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23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