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遥感的海域溢油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1952.6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45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胡佳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17 | 分类号: | G01N21/17;G01S13/89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遥感 海域 溢油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基于遥感的海域溢油监测装置,包括装有遥感器的无人机,与无人机无线连接的移动终端,遥感器安装在固定器内并与无人机可拆卸式连接,固定器包括中空的箱体,箱体两侧壁上设有散热孔,箱体前后侧壁上设有高度位置高于散热孔的气孔,箱体内壁两侧对应设有弹力支撑体,弹力支撑体端部连接有夹紧块,夹紧块之间配合设置遥感器。本发明的装置可在溢油事故第一时间获取海域溢油情况,同时提高遥感监测图像质量,避免遥感器记录数据误差,稳定性高、安全系数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遥感的海域溢油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海上溢油就是石油在海上运输或开采过程中的流失。随着陆地资源的日趋匾乏和人类对能源需求的迅速增长,海洋石油工业和海上石油运输业正蓬勃发展。目前,进入生产性海上石油钻探的国家已达100多个,全世界每年油轮运输量已超过20亿吨,随之造成的石油污染也日趋严重。
遥感技术是从人造卫星、飞机或其他飞行器上收集地物目标的电磁辐射信息,判认地球环境和资源的技术。它是60年代在航空摄影和判读的基础上随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综合性感测技术。任何物体都有不同的电磁波反射或辐射特征。航空航天遥感就是利用安装在飞行器上的遥感器感测地物目标的电磁辐射特征,并将特征记录下来,供识别和判断。石油及其产品大量进入海洋将对生态和经济产生严重危害,利用现代遥感技术将显著提高对海洋溢油事件的检测及时性,降低溢油损失。
现有技术如“便携式机载海上溢油遥感监测系统”,申请号:200810228827 .2,该发明可实现对溢油海域上的溢油情况进行跟踪处理,估算溢油量及污染面积并对溢油清除效果评估,但其使用成本较高,在第一时间获取溢油海水情况方面还有待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遥感的海域溢油监测装置,在溢油事故第一时间获取海域溢油情况,同时提高遥感监测图像质量,避免遥感器记录数据误差,稳定性高、安全系数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基于遥感的海域溢油监测装置,包括装有遥感器的无人机,与无人机无线连接的移动终端,遥感器安装在固定器内并与无人机可拆卸式连接,固定器包括中空的箱体,箱体两侧壁上设有散热孔,箱体前后侧壁上设有高度位置高于散热孔的气孔,箱体内壁两侧对应设有弹力支撑体,弹力支撑体端部连接有夹紧块,夹紧块之间配合设置遥感器。本发明利用无人机技术将遥感器安装在无人机上,通过无人机在海域上空飞行,遥感器对海面的地物目标电磁辐射特征进行记录,并通过无线技术直接远程获取遥感数据,可实现在溢油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直接获取发生溢油海域情况,将遥感器设置在固定器中保证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遥感器的稳定性和遥感数据,具体的,通过将遥感器夹在两夹紧块之间对遥感器进行限位,弹力支撑体对无人机本身震动或飞行过程中产生的低频震动起到消除作用,避免遥感器数据误差的扩大,提高遥感监测图像质量,而将气孔的高度位置设置高于散热孔,可在气孔对固定器内起到空气流通过程中的冷气流对用于遥感器散热的散热孔的热气流起到吸聚作用,起到类似虹吸的效果加速遥感器附近的空气流动避免遥感器过热。
优选的,箱体上扣接有盖板,夹紧块与遥感器接触面设有带凸点的橡胶板。盖板可方便取放遥感器同时也是通过盖板以连接柱或连接绳的方式与无人机连接,将遥感器夹在两夹紧块之间对遥感器进行限位,橡胶板的设计进一步提高遥感器与夹紧块的紧固度,相应的降低夹紧力对遥感器的机械损伤。
优选的,弹力支撑体由连接柄、连接柄一端设有的短柱、附接在短柱上的弹簧、一端与短柱连接另一端与夹紧块连接且贯穿于弹簧的柔性钢丝组成。在无人机本身震动或飞行过程中产生的低频震动时,震动传递到弹力支撑体上的弹簧和柔性钢丝上,其对起到除震作用,避免了遥感器的震动,弹簧和柔性钢丝除震是通过形变来实现对震动的消除,在除震过程中弹簧先产生形变再带动柔性钢丝形变,这一形变时其附近遥感器产生的热气流在受吸聚作用向上流动经过弹簧和柔性钢丝造成较小的空气湍流形成频率在1~20Hz之间的次声波,可实现对无人机周围的鸟类驱赶,保证无人机飞行稳定性高和安全系数,间接提高遥感监测图像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19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