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位内存错误发生位置的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1706.0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82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鲍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07 | 分类号: | G06F11/07;G06F11/30;G06F1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陈珊珊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内存 错误 发生 位置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 ||
1.一种定位内存错误发生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获取记录有内存错误的内存校正错误日志文件mce log,并从中提取所述内存错误对应的内存地址、MISC寄存器的值及错误类型;
S2:判断通道上所接内存插条的数量,若所述内存插条数量为1,则执行步骤S3;若所述内存插条数量大于1,则执行步骤S4;
S3:根据所述内存校正错误日志文件mce log,计算得到所述内存错误对应的CPU位置、分块和内存控制器位置,定位内存错误发生的位置,结束任务;
S4:根据所述内存地址、所述MISC寄存器的值及所述错误类型,计算得到所述内存错误对应的内存的系统地址;
S5:根据所述内存的系统地址,计算得到所述内存错误对应的CPU位置和位于本地代理中的内存控制器位置;
S6:根据所述内存错误对应的内存的系统地址、所述内存错误对应的CPU位置和位于本地代理中的所述内存控制器位置,计算得到所述内存错误对应的通道位置和通道地址;
S7:根据所述内存错误对应的通道位置和通道地址,计算得到所述内存错误对应的内存插条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定位内存错误发生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内存的系统地址计算所述CPU位置和位于本地代理中的内存控制器位置,包括:
S51:运行内存错误定位脚本,按顺序找到第一个接内存插条的节点;
S52:从缓存代理中的资源地址解码器中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规则寄存器找到匹配的限定地址,并判断限定地址是否大于第一临时文件的地址,若是,则执行步骤S53;若否,则执行步骤S55;其中,所述第一临时文件的地址为所述内存的系统地址的一段字节;
S53:利用资源地址解码器对所述内存错误对应的内存系统地址进行解码,包括:确定当前系统架构所支持的交错模式的类型,根据所述交错模式类型定义系统地址,并计算出交错列表索引,根据所述交错列表索引从对应的缓存代理交错列表寄存器中读取本地代理节点位置;
S54:根据所述本地代理节点位置,计算得到所述CPU位置和位于本地代理中的所述内存控制器位置,执行步骤S6;
S55:结束任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定位内存错误发生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内存错误对应的内存系统地址、所述内存错误对应的CPU位置和位于本地代理中的所述内存控制器位置,计算得到所述内存错误对应的通道位置和通道地址,包括:
S61:根据所述CPU位置和位于本地代理中的所述内存控制器位置读取对应CPU的目标地址解码器路径寄存器的值,并判断所述目标地址解码器路径中限定地址是否大于第二临时文件的地址,若是,则执行步骤S62;若否,则执行步骤S67;其中,所述第二临时文件的地址为所述内存的系统地址的一段字节;
S62:读取对应本地代理的本地系统附加寄存器字节,根据所述本地系统附加寄存器字节计算得到移动值;
S63:读取所述目标地址解码器路径寄存器中通道路径值和CPU交错路径值,根据所述通道路径值,计算得到通道交错值;
S64:根据所述通道交错值确定所述内存错误对应的通道位置;
S65:读取目标地址解码器通道偏移寄存器中的偏移值,并根据所述CPU交错路径值计算CPU路径值;
S66:根据所述内存系统地址、CPU路径值、通道路径值和所述偏移值计算得到通道地址,执行步骤S7;
S67:结束任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定位内存错误发生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内存错误对应的通道位置和通道地址,计算得到所述内存错误对应的内存插条位置,包括:
S71:读取内存组交错范围路径限定寄存器的值,并判断所述内存组交错范围路径限定寄存器中的限定地址是否大于第三临时文件的地址,若是,则执行步骤S72;若否,则执行步骤S73;其中,所述第三临时文件的地址为所述内存的系统地址的一段字节;
S72:读取内存组交错范围偏移寄存器中目标内存组交错位置值,根据所述目标内存组交错位置值计算得到所述内存错误对应的内存插条位置;
S73:结束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170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