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快干及抗菌抗紫外线的面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31472.X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3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辛斌杰;杜宣萱;林兰天;刘岩;陈卓明;郑元生;许晋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3D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周兵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纬线 抗菌 基础组织 纱线 斜纹 变化循环单元 抗紫外线 基本循环单元 面料 高温染色 纱线交织 合股纱 涤纶 技术方案要点 单向导湿 抗紫外性 舒适性能 穿戴 引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快干及抗菌抗紫外线的面料,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具有快干及抗菌抗紫外线的面料,包括若干由经纱线、第一纬线、第二纬线交织而成基本循环单元,基本循环单元包括一个斜纹基础组织单元、一个变化循环单元,斜纹基础组织单元中经纱线与第一纬线以二上二下右斜纹为基础组织结构,在变化循环单元中,第二纬线与第一根经纱线交织后,浮在依次的后三根经纱线上;在斜纹基础组织单元后,引入第二纬线并与经纱线交织成变化循环单元,其中经纱线为抗菌和抗紫外高温染色涤纶合股纱,第一纬线为抗菌和抗紫外高温染色涤纶合股纱,第二纬线为CoolMax纱线。本发明达到单向导湿的作用的同时起到抗菌抗紫外性,提高穿戴者的舒适性能。
技术领域
该发明属于一种面料,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快干及抗菌抗紫外线的面料。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服装的要求也不再局限于功能单一的织物,具有更多功能性的服装面料,是纺织材料领域未来发展的核心,与此同时,人们对于舒适性的要求也逐步提升。舒适性是指人体与织物之间产生的一系列生理感受,包括热湿舒适性和接触舒适性。人体与纺织品之间会形成相对密闭的微环境,微环境在长时间穿着衣物或出汗后会遭到破坏,即服装与皮肤表面之间的热湿平衡会遭到破坏,导致舒适性下降,甚至容易滋生细菌,影响穿着者的身体健康。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快干及抗菌抗紫外线的面料,达到单向导湿的作用的同时起到抗菌抗紫外性,提高穿戴者的舒适性能。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快干及抗菌抗紫外线的面料,包括若干由经纱线、第一纬线、第二纬线交织而成基本循环单元,所述基本循环单元包括一个斜纹基础组织单元、一个变化循环单元,所述斜纹基础组织单元中经纱线与第一纬线以二上二下右斜纹为基础组织结构,在变化循环单元中,第二纬线与第一根经纱线交织沉浮后,浮在依次的后三根经纱线上不形成交织点,且在斜纹基础组织单元之后,引入第二纬线并与经纱线交织成变化循环单元,其中所述经纱线为抗菌和抗紫外高温染色涤纶合股纱,所述第一纬线为抗菌和抗紫外高温染色涤纶合股纱,所述第二纬线为CoolMax纱线。
进一步,所述所述经纱线为75D/72F抗菌和抗紫外高温染色涤纶合股纱,所述第一纬线为75D/72F抗菌和抗紫外高温染色涤纶合股纱,所述第二纬线为40S的CoolMax纱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达到第二纬线在面料与皮肤接触的一面面积远小于面料背离与皮肤接触的一面面积,达到第二纬线与皮肤呈浮点接触,通过CoolMax纤维使第二纬线与皮肤呈浮点接触后将气态汗液通过浮点接触位置被外层的吸湿排汗涤纶所吸收,同时利用抗菌和抗紫外高温染色涤纶合股纱与CoolMax纤维的疏水性差异,通过不同疏水性的两纬纱变换,与经纱线交织而成,实现单向导湿;这样使该面料形成正反两面疏水性不同的面料,液态的汗液则可以通过面料的正反两面的差动毛细效应及润湿梯度效应,即通过毛细管效应和孔隙梯度将水分从疏水端传递到亲水端;使汗液从内层向外层单向传导,并向外界空气发散,同时涤纶的速干性,实现织物的导湿速干功能,并且抗菌和抗紫外高温染色涤纶合股纱具有抗菌抗紫外功能的涤纶赋予结构有效的抗菌抗紫外性,没有增加组织结构难度,从而达到面料具有抗菌和抗紫外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柜体正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每个小柜体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子标签的内部构造示意图。
图中:1、基本循环单元;2、斜纹基础组织单元;3、变化循环单元;4、经纱线;5、第一纬线;6、第二纬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14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渐变色机织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顶破织物及其编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