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扭矩传感器的茶叶炒制设备及炒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1269.2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04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程斌;李建马;姚笛;程梅;谢佰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上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2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扭矩 传感器 茶叶 设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扭矩传感器的茶叶炒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8)、驱动电机(1)、第一联轴器(2)、扭矩传感器(3)、第二联轴器(4)、传动轴(11)、炒锅(6)、电热丝(7)、炒板(8)、速度传感器(9)和温度传感器(10),所述驱动电机(1)和炒锅(6)均固定在机架(18)上,所述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依次连接第一联轴器(2)、扭矩传感器(3)和第二联轴器(4),第二联轴器(4)的输出轴(5)通过曲柄摇杆机构连接传动轴(11),炒板(8)固定在传动轴(11)上,炒板(8)下半部分的形状为与炒锅(6)形状相配合的半圆形,驱动电机(1)运动时通过第一联轴器(2)、扭矩传感器(3)带动第二联轴器(4)的输出轴(5)转动,进而通过曲柄摇杆机构带动炒板(8)绕着传动轴(11)在炒锅(6)内往复摆动;所述温度传感器(10)和速度传感器(9)固定在炒板(8)底部靠近炒锅(6)的位置,电热丝(7)均匀分布在炒锅(6)的锅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扭矩传感器的茶叶炒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锅(6)呈45度斜角固定在机架(18)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扭矩传感器的茶叶炒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炒板(8)的半圆形的下半部分边缘与炒锅(6)的内壁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扭矩传感器的茶叶炒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炒板(8)通过螺栓固定在传动轴(11)上,传动轴(11)通过两端的轴承安装在机架(18)上。
5.一种基于扭矩传感器的茶叶炒制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扭矩传感器的茶叶炒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需要炒制的茶叶投入炒锅(6),启动驱动电机(1),利用驱动电机(1)通过曲柄摇杆机构带动炒板(8)绕着传动轴(11)在炒锅(6)内往复摆动,翻炒炒锅(6)内的茶叶;
步骤二:启动电热丝(7),调节炒锅(6)的温度,使炒锅(6)的温度保持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内;
步骤三:利用炒板(8)上的温度传感器(10)和速度传感器(9)测得炒板(8)的运动速度和茶叶的温度,并利用扭矩传感器(3)测得的数据计算茶叶的质量变化以及茶叶的含水率;
步骤四:把扭矩传感器(3)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的茶叶的质量变化以及茶叶的含水率与标准情况做对比,控制炒板(8)速度和电热丝(7)的加热温度,直至茶叶达到炒制标准,停止驱动电机(1)和电热丝(7),并通知工作人员炒茶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扭矩传感器的茶叶炒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炒茶前使用标准质量的茶叶样本做多次试验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制成标准质量的茶叶样本在扭矩传感器(3)不同数据显示情况下的茶叶质量变化表及茶叶的含水率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上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上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126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段炒茶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酱茶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