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ETW的WPD内的文件操作监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30859.3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4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余湛;王申豪;刘杰;林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富士通南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4 | 分类号: | G06F11/34;G06F21/6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李小静 |
地址: | 2100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操作 监视 操作通信 文件操作 泄密 日志 兼容性问题 操作日志 底层驱动 回调函数 历史操作 实时监控 危险操作 系统监视 系统日志 相关文件 影响用户 自动调用 分析 监控 截取 蓝屏 回溯 后台 驱动 输出 记录 发现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ETW的WPD内的文件操作监视方法,包括:WPD的监控回调函数自动调用截取ETW中相关WPD的操作通信日志;对所述WPD的操作通信日志进行分析,回推用户操作并输出用户操作。从海量的系统日志里面,逆向分析出WPD相关文件操作,解决了WPD内文件无法监控的问题;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下,后台实现对用户操作WPD内文件的进行记录及监视;通过实时监控用户对WPD内文件的操作监视,及时发现用户的危险操作,遏止泄密工作发生,提升安全性;实现通过分析ETW的WPD操作日志,回溯历史操作,揭秘泄密途径;同时,不需要通过底层驱动实现,避免了驱动和系统的兼容性问题,避免了系统监视WPD频繁发生的蓝屏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WPD内的数据防泄密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ETW的 WPD内的文件操作监视方法。
背景技术
在数据防泄密安全技术中,通过监视、跟踪、记录用户对系统的硬盘以及各种可移动设备的文件数据操作,能够及时发现用户的高风险操作,在泄密事件发生前就发出警报,遏止泄密事件发生。同时,还可以通过对用户操作数据的分类整理,回溯历史活动,从而发现泄密渠道。
操作Windows便携设备(WPD,Windows Portable Devices),目前是基于媒体传输协议(MTP,Media Transfer Protocol)和图片传输协议(PTP,Picture TransferProtocol),通过对象ID进行文件控制,实现文件操作,与普通文件系统的操作完全不同。因此,对于移动电话、数码相机等WPD,无法通过常规的文件过滤驱动来实现文件的操作监视,目前还没有一套统一可行的途径来实现对WPD中的文件的新建、删除、拷贝等操作进行记录及监控。
如何实现对WPD内的文件操作进行监控,成为数据防泄密领域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ETW的WPD内的文件操作监视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于ETW的WPD内的文件操作监视方法,包括:WPD的监控回调函数自动调用截取Windows事件跟踪(ETW,Event Tracing for Windows)中相关WPD的操作通信日志;对所述相关WPD的操作通信日志进行分析,回推用户操作并输出用户操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所述WPD的处理器的主进程加载文件操作监视功能模块;所述文件操作监视功能模块监视用户对所述WPD内的文件的操作;操作系统(OS,Operating System)的ETW功能输出通信日志。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对所述相关WPD的操作通信日志进行分析的过程包括:识别WPD属性以及文件属性;识别用户操作状态。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识别WPD属性以及文件属性的过程包括:
步骤S11:查找ETW日志中的获取属性请求日志,记录获取属性请求日志中的激活ID;
步骤S12:查找ETW日志中的获取所有属性请求日志及响应日志,自所述响应日志中获取激活ID,利用Hash查找算法匹配步骤S11的激活ID,如果匹配成功,则进行步骤S13,否则放弃此次匹配;
步骤S13:自所述响应日志中获取对象ID和父元素对象ID,回溯所述父元素对象ID,如果成功匹配到存储的对象,则生成文件路径识别语法树,否则放弃此次匹配;
步骤S14:自所述响应日志中获取文件名、文件属性信息,依据父子关系获取文件存储的路径信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识别用户操作状态的过程包括:
步骤S21:若是查找到ETW日志中的创建文件和属性请求日志,则进行自电脑复制到WPD模式匹配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富士通南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富士通南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08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