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钛酸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0169.8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3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徐刚;陈同舟;江婉;韩高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23/00 | 分类号: | C01G23/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陈华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颗粒 钛酸锶 纤维状钛酸钾 氢氧化钾 氢氧化物 制备 钛酸四丁酯 光催化性 混合体系 水热反应 分散性 均匀性 热反应 硝酸锶 乙二醇 水解 水中 下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酸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1)钛酸四丁酯水解得到钛的氢氧化物;2)将钛的氢氧化物分散于水中,加入氢氧化钾,在170‑230℃下进行水热反应得到纤维状钛酸钾;3)将纤维状钛酸钾分散于乙二醇与水的混合体系中,依次加入硝酸锶和氢氧化钾,在170‑230℃下水热反应得到钛酸锶纳米颗粒。该方法能够得到尺寸介于8~20nm之间的钛酸锶纳米颗粒,且分散性、均匀性和光催化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机材料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钛酸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钛酸锶是钙钛矿型化合物的典型代表,其点阵常数属于立方晶系。钛酸锶的禁带宽度约为3.2eV,与二氧化钛相近。钛酸锶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例如超导性、铁电磁性、化学稳定性好等,在光催化、热敏、压敏、电容器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是一种目前备受关注的材料。
钛酸锶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也是研究热点之一。目前,钛酸锶粉体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固相反应合成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等。相比于前两种方法,水热法不需要经过高温煅烧、能耗低、具有颗粒尺寸分布均匀的优点,正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在制备钛酸锶纳米颗粒时,小颗粒易于团聚,使所得纳米颗粒的尺寸较大,目前制备的钛酸锶纳米颗粒往往停留在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
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 106745210 A)公开一种Li掺杂SrTiO3表面多孔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硫酸钛和氢氧化钾制备钛的氢氧化物沉淀,然后将钛的氢氧化物沉淀、硝酸锶溶液、氢氧化钾溶液和硫酸锂溶液搅拌混合得到前驱体,进行水热反应,过滤,清洗,干燥得到。该方法得到Li掺杂SrTiO3的颗粒尺寸介于300-350nm。
由于纳米尺寸效应,尺寸更小的纳米颗粒往往具有更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因此,小尺寸钛酸锶纳米晶的可控制备值得进一步的探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钛酸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能够得到尺寸介于8~20nm之间的钛酸锶纳米颗粒,分散性、均匀性和光催化性好。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钛酸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
1)钛酸四丁酯水解得到钛的氢氧化物;
2)将钛的氢氧化物分散于水中,加入氢氧化钾,在170-230℃下进行水热反应得到纤维状钛酸钾;
3)将纤维状钛酸钾分散于乙二醇与水的混合体系中,依次加入硝酸锶和氢氧化钾,在170-230℃下水热反应得到钛酸锶纳米颗粒。
本发明通过二步水热反应合成钛酸锶纳米颗粒,尺寸介于8~20nm之间,且分散性与均匀性好。
本发明步骤1)中钛酸四丁酯水解包括:将钛酸四丁酯溶于乙醇,缓慢加入水,得到钛的氢氧化物沉淀。其中,钛的氢氧化物是指Ti(OH)4。优选的,所述钛酸四丁酯在乙醇中的摩尔浓度为0.1-0.25mol/L。
本发明所述步骤2)中氢氧化钾在反应体系中的摩尔浓度为6-10mol/L。其中,反应体系是指步骤2)中水热反应的混合物,含有钛的氢氧化物、氢氧化钾和水。优选的,所述氢氧化钾在反应体系中的摩尔浓度为7-9mol/L。
本发明所述步骤2)中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90-210℃,反应时间14-18h。
本发明所述钛酸四丁酯与步骤2)中加入的氢氧化钾的摩尔比为1:45-60。优选为1:50-55。
本发明所述步骤3)混合体系中乙二醇的体积分数为20-80%。优选为25-75%。
本发明所述步骤3)中混合体系的体积为30-50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01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