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铸件壳体气密性检测的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29067.4 | 申请日: | 2018-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6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博;刘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新风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32 | 分类号: | G01M3/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0 | 代理人: | 贾晓玲 |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盖板 充气嘴 密封圈 铝合金铸件 环形凹槽 密性检测 减压嘴 壳体气 密封垫 筒体 压板 压力表 氮气 压强 气密检测装置 工件装配面 铸件气密性 独立检测 盖板中心 工件固定 螺母紧固 体内气体 筒体侧壁 转动筒体 检测筒 压板压 漏气 对正 放入 加装 支耳 气管 检测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铝合金铸件壳体气密性检测的装置,实现该铸件气密性独立检测工作。气密检测装置主要包括筒体、减压嘴、充气嘴、密封圈、盖板、密封垫、压板七个部分。使用时,将被检工件装配面放在盖板中心的凹槽内,零件与盖板间加装密封垫,将压板压在工件上,用八个螺母紧固,将工件固定在盖板与压板间,将密封圈放入盖板上的环形凹槽内,将筒体侧壁插入盖板的环形凹槽,转动筒体,将支耳上的孔与盖板上的孔对正,将压力表连接在减压嘴上,将气管与充气嘴连接。通过充气嘴将氮气充入筒体中,检测筒体内气体压强,静置后检测是否漏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专用气密性检测装置,主要用于某薄壁铝合金铸件壳体气密检测。
背景技术
某铝合金铸件为壁壳体结构,因其材质铸铝可能存在气孔、疏松等铸造缺陷,影响壳体的密封性。故需要对其致密性进行检测;以前的致密性检测方法为将该零件装配到组件上后完成后对组件整体进行气密性测试,若该铸件漏气则会造成产品的整体返工,因此,解决该铸件气密性独立测试问题,对产品的生产过程及质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合金铸件壳体气密性检测的装置,实现该铸件气密性独立检测工作。
本装置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装置提出了一种铝合金壳体铸件的气密检测装置,主要包括筒体、减压嘴、充气嘴、密封圈、盖板、密封垫、压板七个零件组成。
本装置的筒体为一端封闭一端开放的圆柱形筒体,筒体底板上有两个通孔,筒体侧壁同一高度上均布外凸的四个支耳,每个支耳上有一个通孔。
本装置的盖板为圆形平板,平板一面有一环形凹槽,凹槽宽度与筒体的筒壁厚度相同。环形凹槽的外侧均布四个通孔,通孔尺寸和位置与筒体支耳上的通孔相对应。
盖板中心按照待检工件的装配面轮廓做凹槽。凹槽内有一通孔。凹槽外侧均布共八个螺栓,通过焊接连接在盖板上。
本装置的压板为一个平板,平板上有八个通孔。通孔尺寸与相对位置与盖板上螺栓尺寸位置相对应。
本装置的密封圈尺寸与盖板上的环形凹槽相同,厚度可为环形凹槽深度的一半。
本装置的密封垫尺寸与盖板中心的凹槽形同,厚度为凹槽深度的一般,密封垫上有一通孔,通孔尺寸和位置与盖板上凹槽内的通孔相对应。
本装置的筒体、盖板、压板、减压嘴、充气嘴采用金属材料。密封圈、密封垫为橡胶材料。
本装置的充气嘴和减压嘴分别安装在筒体底板外侧的两个通孔上,可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需要保证连接的密封性。
本装置的筒体和盖板通过螺栓连接,将密封圈放入盖板上的凹槽内。筒壁插入盖板上的环形凹槽内,将旋转筒体将筒体支耳的孔和盖板上的孔对正,通过螺栓将筒体和盖板连接。
本装置的压板和盖板连接方式如下,将密封垫放入盖板中心的凹槽内,盖板凹槽内的通孔、密封垫上的通孔对正,待检工件装配面放在凹槽内,盖板上的通孔应与工件的内腔连通。将压板上的通孔与盖板上螺栓对正后,将压板压在工件上,通过盖板上的螺栓将压板和盖板连接固定。
使用时,可按如下方式操作:
第一步:被检工件装配面放在本装置的盖板中心的凹槽内,零件与盖板间加装密封垫。密封垫上的通孔与盖板上的通孔对正,与工件的内腔连通。
第二步:将压板上的八个通孔通过盖板上的螺栓,压在工件上,用八个螺母紧固,将工件固定在盖板与压板间。
第三步:将密封圈放入盖板上的环形凹槽内,将筒体侧壁插入盖板的环形凹槽内,转动筒体,将支耳上的孔与盖板上的孔对正,螺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新风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航天新风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90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