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数控宏程序在并联机床中的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28401.4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1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许涛;方汉良;詹鹏飞;张建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08 | 分类号: | G05B19/408;G05B19/4093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联机床 宏程序 运动学 加工代码 加工路径 控制器 构建 数控 传统数控机床 待加工零件 后处理 工业运用 加工零件 经济成本 数控系统 数学转换 调用 应用 加工 转化 | ||
1.一种利用数控宏程序在并联机床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待加工零件数据输入CAM软件,并利用CAM软件处理,获得加工路径;
步骤S2:根据后处理程序将加工路径转化为G代码;
步骤S3:构建并联机床运动学逆解宏程序;
步骤S4:构建并联机床运动学正解宏程序;
步骤S5:G代码分别调用并联机床运动学逆解宏程序和并联机床运动学正解宏程序,得到加工代码;
步骤S6:将得到的加工代码输入至并联机床的数控系统,控制并联机床对待加工零件进行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数控宏程序在并联机床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程序通过开发软件生成,将CAM软件生成的加工路径转化为控制器能够识别的G代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数控宏程序在并联机床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宏程序自身支持的数学计算法则,将所述并联机床运动学逆解数学方程转化为运动学逆解宏程序,具体为:
步骤S31:将加工路径转化为相对于机床原点的坐标;
步骤S32通过几何关系将刀尖点坐标转化为理论动平台的坐标;
步骤S33:根据并联机床的构型计算出其运动学逆解方程,利用宏程序自身支持的数学计算法则,将所述运动学逆解方程转化为运动学逆解宏程序;
步骤S34:将坐标输入运动学逆解宏程序里计算出每个电机的相对移动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数控宏程序在并联机床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机床运动学正解宏程序基于数学模型,利用宏程序能够支持的数学计算法则转化运动学正解方程,具体为:将每个电机的移动量输入运动学正解宏程序计算出并联机床动平台的位置姿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840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