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生物质环保燃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28202.3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1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达;林陆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明达 |
主分类号: | C10L5/46 | 分类号: | C10L5/46;C10L5/44;C02F11/14;C02F1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高***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环保燃料 污泥生物 制备 节能环保 燃料 电厂 尾气处理系统 污泥处理技术 资源再利用 恶臭气体 二次污染 锅炉焚烧 环保处理 基质制备 其他生物 深度脱水 市政污泥 旋转闪蒸 低成本 低能耗 能效比 无害化 重金属 资源化 烘干 尾气 燃烧 发电 | ||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生物质环保燃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成本,能够资源再利用的、无害的污泥生物质环保燃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对污泥先采用低能耗的机械深度脱水,再采用先进的旋转闪蒸烘干,能效比大大提高,干燥速度迅速且温度低,同时不产生恶臭气体,省去尾气处理系统。污泥制成节能环保燃料进入电厂燃烧,因电厂有完善的尾气、灰飞等环保处理设施,无需担心污泥中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二次污染污染环境,真正做到污泥的无害化。市政污泥作为基质制备节能环保燃料,可代替煤或其他生物质燃料进入锅炉焚烧发电,拥有不错的经济效益,真正做到污泥的资源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生物质环保燃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随着我国污水治理力度不断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规模稳步增长,我国已成为污水处理大国,污水处理量连年增长,污泥作为污水处理的终产物,其产量也随之增加,2014年底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量达510亿吨,所产生的湿污泥量(指含水率为80%的污泥)为3359万吨。按“十二五”规划全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规模进行测算,规划要求到2015年全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规模达到3985万吨/年,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城市的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80%,其他城市达到70%。而实际上,当前我国的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不足30%,出现了严重的“重水轻泥”现象。
污泥的处理主要朝三个方面发展:一是稳定化,通过堆肥、消化等手段,使污泥处置后不再进一步降解,避免二次污染;二是无害化,去除病原体,固化、稳定重金属,保障生态安全;三是资源化,在处理污泥的同时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
目前在污泥处理经过脱水后进行填埋,其污泥运输和填埋场建设费用较高,污泥有害成分的渗透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通过焚烧炉焚烧高温氧化污泥中有机物,使污泥焚烧成剩下少量灰烬,处理费用高,能耗高,因此亟需研发一种低成本,能够资源再利用的、无害的污泥处理方法。如将污泥制成节能环保燃料进入电厂燃烧,因电厂有完善的尾气、灰飞等环保处理设施,无需担心污泥中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二次污染污染环境,真正做到污泥的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目前在污泥处理经过脱水后进行填埋,其污泥运输和填埋场建设费用较高,污泥有害成分的渗透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成本,能够资源再利用的、无害的污泥生物质环保燃料的制备方法。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污泥生物质环保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污泥输送至调理池,并投加絮凝剂、改性剂,通过搅拌机搅拌均匀;首先加入絮凝剂并搅拌10min,所述絮凝剂添加量为干泥重量的0.1~0.5%;再加入改性剂并搅拌20min,所选改性剂添加量为干泥重量的3%~40%。
步骤二、使用污泥泵将调理后的污泥输送至压滤机进行深度脱水,使污泥含水率降低至55%左右。
步骤三、将压滤后污泥进行破碎并经皮带输送机输送至旋转闪蒸干燥机进行干燥,干燥处理后的污泥含水率为5%~20%。
步骤四、干燥完的污泥进入螺旋输送机到制粒机,并投加生物质,制成新型节能环保燃料。
进一步说明,絮凝剂可以是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铁,优选聚合氯化铝铁。
进一步说明,改性剂可以是粉煤灰、石灰、木屑、刨花、秸秆,优选木屑。
进一步说明,在步骤一、步骤三、步骤四中可增加除臭装置进行除臭处理。
进一步说明,在步骤三、步骤四中,增加滤液收集设备,压滤机压滤出水和旋转闪蒸干燥机冷凝出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进行污水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明达,未经李明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82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