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临近业务的建立方法、系统、基站和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328135.5 | 申请日: | 2018-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2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 发明(设计)人: | 常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12/06 | 分类号: | H04W12/06;H04W76/11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孙玉 |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临近 业务 建立 方法 系统 基站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涉及一种临近业务的建立方法、系统、基站和可读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本公开的方法包括:基站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临近业务匹配请求,临近业务匹配请求中携带第一终端的标识、第二终端的标识和业务码;基站根据第一终端的标识、第二终端的标识和业务码对第二终端进行认证,并确定业务码对应的应用标识和有效期;在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基站向第一终端发送临近业务匹配响应,临近业务匹配响应中包括第二终端的认证结果、应用标识和有效期,以便第一终端根据临近业务匹配响应,建立与第二终端的临近业务。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临近业务的建立方法、系统、基站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3GPP标准的Release 12阶段,一些欧美设备和运营商基于国家法规的要求,认为需要在移动通信网络实现设备间可以直接通信的公共安全功能。公共安全功能主要用在由于灾难导致的无线接入中断,需要设备间的通信完成救援工作的场景。设备间直通的可应用场景,不需要通过上层网络进行数据的承载路由,降低了网络的负荷,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网络运营商能够更好的为用户应用提供支持。
3GPP给出了3种基于ProSe(Proximity based Services,临近业务)设备间直接通信的建立场景。其中,在现有的网络环境下,场景1的应用最为普遍。场景1为同一基站下UE建立ProSe直接通信,建立ProSe的UE均在该基站的覆盖范围内,每次建立通信均需通过核心网完成UE的认证过程。
发明内容
发明人发现:针对场景1同一基站覆盖下的终端在重复建立ProSe通信的过程中,每次都需要到核心网进行认证,占用并且浪费核心网资源,降低建立ProSe通信的效率。
本公开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场景1中终端建立ProSe通信的过程,减少核心网资源的浪费,提高建立ProSe通信的效率。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临近业务的建立方法,包括:基站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临近业务匹配请求,临近业务匹配请求中携带第一终端的标识、第二终端的标识和业务码;基站根据第一终端的标识、第二终端的标识和业务码对第二终端进行认证,并确定业务码对应的应用标识和有效期;在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基站向第一终端发送临近业务匹配响应,临近业务匹配响应中包括第二终端的认证结果、应用标识和有效期,以便第一终端根据临近业务匹配响应,建立与第二终端的临近业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对第二终端进行认证包括:基站根据第一终端的标识和第二终端的标识,确定是否存储了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存在对应关系;基站根据第二终端的标识查找存储的第二终端的业务码,并比对存储的业务码与临近业务匹配请求中业务码是否一致;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存在对应关系且业务码匹配一致的情况下,确定第二终端认证通过。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对第二终端进行认证,并确定业务码对应的应用标识和有效期包括:在第二终端认证失败的情况下,基站向核心网转发临近业务匹配请求,以便核心网根据临近业务匹配请求进行认证,并返回临近业务匹配响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基站接收临近业务功能体返回的临近业务发现响应,临近业务发现响应是针对第一终端发送的临近业务发现请求的响应包括第二终端的标识、业务码、应用标识和有效期;基站保存第二终端的标识、业务码、应用标识和有效期。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基站接收临近业务功能体返回的临近业务匹配响应,临近业务匹配响应是针对第一终端发送的临近业务匹配请求的响应,包括:第一终端的标识和第二终端的标识;基站保存第一终端的标识和第二终端的标识、业务码、应用标识、有效期的对应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基站在业务码对应有效期过期后,将存储的第二终端的标识、业务码、应用标识、有效期的对应关系删除;或者,基站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信息删除请求,将存储的第二终端的标识、业务码、应用标识、有效期的对应关系删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81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性能稳定的水喷射真空泵
 - 下一篇:三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