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火打捆经直流外送次同步振荡就地保护整定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327868.7 | 申请日: | 2018-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37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 发明(设计)人: | 夏德明;侯凯元;阴宏民;王克非;王震宇;岳涵;刘洋;常富杰;王莹莹;赵伟华;孙小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东北分部;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24 | 分类号: | H02J3/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 地址: | 11018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打捆 直流 外送次 同步 振荡 就地 保护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风火打捆经直流外送次同步振荡就地保护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多个变压器在指定振荡频率下的第一振荡电流幅值,以及多个火电机组在所述指定振荡频率下的第二振荡电流幅值,所述多个变压器和所述多个火电机组分别电性连接在电网保护装置与直流换流站之间线路距离最短的连线上;
根据每个第一振荡电流幅值和电网系统的标准频率,确定与该第一振荡电流幅值对应的第一等效振荡电流幅值;
根据每个第二振荡电流幅值和电网系统的标准频率,确定与该第二振荡电流幅值对应的第二等效振荡电流幅值;
将多个第一等效振荡电流幅值和多个第二等效振荡电流幅值中的最小值,作为用于启动电网系统保护的第三等效振荡电流幅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三等效振荡电流幅值之后,获取多个火电机组在所述指定振荡频率下的转速差;
根据每个火电机组所对应的转速差,轴系集中质量模型参数,SN曲线,以及疲劳累积系数,确定每个火电机组在所述指定振荡频率下的第一耐受时间,所述疲劳累积系数为一次扰动过程中火电机组产生的机械疲劳累积占火电机组疲劳极限的最大比值;
将多个第一耐受时间和变压器在指定振荡频率下的第二耐受时间中的最小值,作为在发现电网系统出现次同步振荡时启动电网系统保护的最短响应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每个第一振荡电流幅值和电网系统的标准频率,确定与该第一振荡电流幅值对应的第一等效振荡电流幅值,包括:
根据式1和式2确定每个第一振荡电流幅值对应的第一等效振荡电流幅值;
RMTji=[gT(fi)](MTji) 式1
其中,RMTji表示编号为j的变压器在指定振荡频率fi下可长时间耐受的第一等效振荡电流幅值,MTji表示编号为j的变压器在指定振荡频率fi下可长时间耐受的第一振荡电流幅值,gT(fi)表示与指定振荡频率fi相关的函数,fβ表示电网系统的标准频率,α为常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每个第二振荡电流幅值和电网系统的标准频率,确定与该第二振荡电流幅值对应的第二等效振荡电流幅值,包括:
根据式3和式4确定每个第二振荡电流幅值对应的第二等效振荡电流幅值;
RMGji=[gG(fi)](MGji) 式3
其中,RMGji表示编号为j的火电机组在指定振荡频率fi下的第二等效振荡电流幅值,MGji表示编号为j的火电机组在指定振荡频率fi下的第二振荡电流幅值,gG(fi)表示与指定振荡频率fi相关的函数,fβ表示电网系统的标准频率,α为常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火电机组对应的轴系集中质量模型参数包括:高中压合缸、低压缸以及发电机的转动惯量,高中压合缸与低压缸之间的等效刚度,低压缸与发电机之间的等效刚度;
根据每个火电机组所对应的转速差,轴系集中质量模型参数,SN曲线,以及疲劳累积系数,确定每个火电机组在所述指定振荡频率下的第一耐受时间,包括:
根据每个火电机组所对应的转速差和轴系集中质量模型参数,确定每个火电机组中高中压合缸、低压缸以及发电机分别在指定振荡频率下对应的扭矩;
根据每个火电机组中高中压合缸、低压缸以及发电机分别在指定振荡频率下对应的扭矩中的最大值,以及每个火电机组对应的SN曲线,确定每个火电机组在指定振荡频率下的第三耐受时间;
将所述疲劳累积系数和第三耐受时间的乘积作为所述第一耐受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东北分部;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东北分部;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786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