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空抛坠物监测方法及其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26595.4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3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少明;吴文坚;李达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维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76;G08B21/00;G06K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万商天勤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9 | 代理人: | 王志明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观塘开源***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空 抛坠物 监测 方法 及其 系统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高空抛坠物监测方法及其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视频获取步骤,通过前设参数设定和位置管理后,利用多个摄像装置摄录并存储监控场景的视频信息;视频分析步骤,分析所述视频信息中的关注区内的移动物体,判断该移动物体是否为高空抛坠物,并储存分析结果信息;以及告警步骤,若在所述分析步骤中判定所述移动物体为高空抛坠物,则发送并储存警报信息。利用视频监控和视觉追踪技术来分析判定高空抛坠物,实现判别移动物体的自动化。因此大幅提升监控质量并减少人为误差遗漏,提供确切证据以提高侦破效率。依据该方法的监测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的负担较低,使高空抛坠物的监控得以实时进行,提高监测反应速率和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监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空抛坠物监测方法及其系统,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视频监控技术中硬件发展布局已多功能化,除视频获取外,附加追踪能力也在普及中,但仅限于利用不同的探测器做位移追踪,往往有误差或遗漏发生,芯片处理能力也有不及;而场景全时监控需要监控人员全时当值监控,对人员专注性要求也高;有鉴于高空抛坠物对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危害的严重性及追责的困难程度,因此要求有效的新型智能高空抛坠物监控方法和系统,才能有效抓拍和迅速采证,安装后加上宣传工作也可以起阻吓威慑作用。
现存的监控系统在实际使用中,场景建筑物背景复杂,摄像装置向下安装比较普及,场景在室外日间天晴天阴光暗变化大和晚上低照度所产生的背景干扰,飞鸟或被风吹起的杂物的移动,任何监控范围内摇摆的物体皆对监控效果产生干扰。故此有必要加入智能监控系统提升过滤这些干扰因素的效果以便系统可以可靠地侦测和追踪高空抛坠物。智能监控系统为实时监控系统,要求高准确度和实时追踪,使用高性能计算机来处理多路视频,完成大量连续视频帧中的复杂背景的去除、比较、视频硬盘储存、多个移动体侦测、多个移动体追踪、多个移动体轨迹判别和发现高空抛坠物的多路警报自动发报工作。
在智能监控系统中,基本功能由适量的高清和高速摄像装置组和支架构建成的场景视频监控网、实时智能动态分析计算机和警报接收移动终端组成高效能、可靠和准确的全天候实时监控系统来协助有效采证,同时也是安防和公共卫生维护所极期待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空抛坠物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视频获取步骤,通过前设参数设定和位置管理后,利用多个摄像装置摄录并存储监控场景的视频信息;
视频分析步骤,分析所述视频信息中的关注区内的移动物体,判断该移动物体是否为高空抛坠物,并储存分析结果信息;以及
告警步骤,若在所述分析步骤中判定所述移动物体为高空抛坠物,则发送并储存警报信息。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创造性地利用了视频监控技术配合视觉追踪技术来分析高空抛坠物,能够实现判别移动物体和高空抛坠物坠物告警的自动化。因此能够大幅度地提升监控的质量并减少人为误差,提高侦破效率。
所述高空抛坠物监测方法还包括:
参数设定步骤,在视频摄录步骤之前编辑并存储各个摄像装置的工作参数设定;以及
视频管理步骤,与各个摄像装置相对应地对所摄录的视频赋予位置编码并存储所述视频。
所述视频分析步骤还包括:
初步减除步骤,对所摄录的视频去除监控场景中的非追踪区域,设定关注区域内移动物体的侦测范围;
视频帧对比步骤,提取经过初步减除步骤的连续视频帧并进行对比,减除所提取的连续帧中的背景内容,提取移动物体轮廓;
移动物体侦测步骤,获得所述移动物体的轮廓,求取所述轮廓的面积,并确定所述轮廓的最小外框参考点,对所述移动物体的轮廓标记识别参考序号并存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维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佳维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65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