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纤增强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26477.3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4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徐必桃;蒋垍桓;戴镇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霏欧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K7/14;C08J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林佰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2 | 代理人: | 刘帅帅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聚丙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长纤增强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均聚聚丙烯40‑80份,KT‑1相容剂5‑15份,偶联剂0.2‑0.5份,玻纤10‑30份。先将均聚聚丙烯40‑80份、KT‑1相容剂5‑15份、偶联剂0.2‑0.5份进行高混得到胶体,再将高混后的胶体在250‑300℃的温度下进行溶胶,然后在240‑280℃的温度下将玻纤与与胶体通过注塑机挤出,然后经过水冷,然后切粒,再在80℃的温度下经过9小时的烘干,最后再进行高混即可。简化了长纤增强聚丙烯的配方以及生产流程,降低了对设备以及环境条件的要求,使长纤增强聚丙烯变得易于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纤增强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长纤增强塑料较短切纤维而言,其热塑性树脂符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以及尺寸稳定性及耐热性。作为通用塑料高性能化的一个重要手段,长纤增强聚丙烯符合材料既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又能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加工,因而在汽车、家电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要想得到高性能的长纤增强聚丙烯,其配方及生产工艺复杂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长纤增强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其配方及加工工艺简单易控制,性能稳定,大大简化了生产流程。
为此,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长纤增强聚丙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均聚聚丙烯40-80份,KT-1相容剂5-15份,偶联剂0.2-0.5份,玻纤10-30份。
进一步,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均聚聚丙烯40份,KT-1相容剂5份,偶联剂0.2份,玻纤10份。
进一步,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均聚聚丙烯80份,KT-1相容剂15份,偶联剂0.5份,玻纤30份。
本发明还公布了一种长纤增强聚丙烯的制备方法,先将均聚聚丙烯40-80份、KT-1相容剂5-15份、偶联剂0.2-0.5份进行高混得到胶体,再将高混后的胶体在250-300℃的温度下进行溶胶,然后在240-280℃的温度下将玻纤与与胶体通过注塑机挤出,然后经过水冷,然后切粒,再在80℃的温度下经过9小时的烘干,最后再进行高混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简化了长纤增强聚丙烯的配方以及生产流程,降低了对设备以及环境条件的要求,使长纤增强聚丙烯变得易于加工。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上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内容,现对本发明的方案做如下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公布的一种长纤增强聚丙烯,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均聚聚丙烯40份,KT-1相容剂5份,偶联剂0.2份,玻纤10份。
长纤增强聚丙烯的制备方法,先将均聚聚丙烯40份、KT-1相容剂5份、偶联剂0.2份进行高混得到胶体,再将高混后的胶体在250℃的温度下进行溶胶,然后在240℃的温度下将玻纤与与胶体通过注塑机挤出,然后经过水冷,然后切粒,再在80℃的温度下经过9小时的烘干,最后再进行高混即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公布的一种长纤增强聚丙烯,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均聚聚丙烯60份,KT-1相容剂10份,偶联剂0.3份,玻纤20份。
长纤增强聚丙烯的制备方法,先将均聚聚丙烯60份、KT-1相容剂10份、偶联剂0.3份进行高混得到胶体,再将高混后的胶体在260℃的温度下进行溶胶,然后在260℃的温度下将玻纤与与胶体通过注塑机挤出,然后经过水冷,然后切粒,再在80℃的温度下经过9小时的烘干,最后再进行高混即可。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公布的一种长纤增强聚丙烯,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均聚聚丙烯80份,KT-1相容剂15份,偶联剂0.5份,玻纤3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霏欧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霏欧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64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