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缆交接箱、组网方法、组网拓扑及其抢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26121.X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8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朱家胡;潘广津;杨彬;廖楚林;赵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G02B6/255;H04B10/035;H04J1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缆 交接 组网 方法 拓扑 及其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缆交接箱、组网方法、组网拓扑及其抢通方法,其中光缆交接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多个容置模块,每一容置模块内设置有一组安装导轨;箱体内还设置有多个熔接模块,每一熔接模块基于安装导轨可拆卸安装于对应的一个容置模块内;光缆进入箱体后通过任一熔接模块熔接成端,任一熔接模块能够通过跳纤与另一熔接模块连接,从而实现光缆的组网。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缆交接箱、组网方法、组网拓扑及其抢通方法,相比不同维度不同网络层次的光缆统一成端的方式,灵活性更高,可操作性更强,增加了业务灵活接入的可能,在遇到光缆受损的情况时仅需替换对应的熔接模块即可实现业务抢通,提高了组网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缆交接箱、组网方法、组网拓扑及其抢通方法。
背景技术
光缆是作为一种传输工具已经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当今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石。光缆交接箱是一种为主干层光缆、配线层光缆提供光缆成端、跳接的交接设备。光缆引入光缆交接箱后,经固定、端接和配纤以后,通过跳纤将主干层光缆和配线层光缆连通。
随着光纤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及其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光纤资源的使用越来越复杂,随意跳纤、随意分纤等情况频繁出现。在高密度业务的发展趋势下,承载一张光缆网的需求越发迫切,而光缆交接箱作为了光缆的一个重要分纤调度的节点,如何对光缆交接箱进行维护和改进也变得尤为重要。
然而,现有的技术方案虽然能够改进光缆交接箱的维护工作,但在光缆或者光缆交接箱受损的情况下,无法实现光缆承载业务的快速抢通,也难以适应一张光缆网下各种不同网络层次的灵活调度组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缆交接箱、组网方法、组网拓扑及其抢通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的光缆交接箱无法实现快速抢通和灵活调度组网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缆交接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多个容置模块,每一所述容置模块内设置有一组安装导轨;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多个熔接模块,每一所述熔接模块基于所述安装导轨可拆卸安装于对应的一个所述容置模块内;
光缆进入所述箱体后通过任一所述熔接模块熔接成端,任一所述熔接模块能够通过跳纤与另一所述熔接模块连接,实现光缆的组网。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第一方面所提供的光缆交接箱的组网方法,包括:
将第一光缆通过任一熔接模块熔接成端,将第二光缆通过另一熔接模块熔接成端;其中,所述第一光缆用于连接所述任一熔接模块与所述任一熔接模块对应的节点,所述第二光缆用于连接所述另一熔接模块与所述另一熔接模块对应的节点连接;
通过跳纤连接所述任一熔接模块与所述另一熔接模块,实现所述任一熔接模块对应的节点与所述另一熔接模块对应的节点之间的组网。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组网拓扑,包括多个如第一方面所提供的光缆交接箱,任一所述光缆交接箱中的任一所述熔接模块能够通过光缆与另一所述光缆交接箱中的任一所述熔接模块连接。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第三方面所提供的组网拓扑的抢通方法,包括:
当组网拓扑中任意两个所述光缆交接箱之间的光缆发生故障时,将故障光缆两端的所述熔接模块分别替换为应急光缆两端的应急熔接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缆交接箱、组网方法、组网拓扑及其抢通方法,设置有多个熔接模块,相比不同维度不同网络层次的光缆统一成端的方式,灵活性更高,可操作性更强,增加了业务灵活接入的可能,在遇到光缆受损的情况时仅需替换对应的熔接模块即可实现业务抢通,不对混合组网下的其余光缆造成影响,提高了组网可靠性。此外,在容置模块内设置安装导轨,实现了熔接模块的可拆卸安装,为快速拆卸和安装熔接模块,实现基于光缆交接箱的快速组网和抢通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61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