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血栓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26030.6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36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蒋奇;董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26 | 分类号: | A61B5/02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圣梅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血栓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血栓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由若干组电容单元组成,每组电容单元由相对的电容板构成,若干组电容单元构成检测待测部位的容纳空间,在检测模块与待测部位相对运动时,获得电容信号序列;信号变换模块,将电容信号序列变换为电压信号序列并进行模数转换后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和非线性补偿处理,完成信号特征值的提取,所述信号特征值为序列信号中大于设置阈值的电容信号。本申请检测装置匀速运动,减少检测时的外部干扰。由于不需要受测人自己运动,更加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医疗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血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血栓形成是一种涉及许多彼此相互作用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多因素变化的过程。临床常见的血栓患者,最主要的特点是有家族史,反复发作性,症状严重性,血栓形成部位异常性,以及发病时间年轻化,导致难以准确检查出是否产生血栓及产生血栓的准确位置。血栓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脱落,脱落的栓子随血流进入到肺,即形成肺栓塞、进入到脑,即形成脑血栓,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安全。
现有的器械检查如红外线技术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血管造影术属于创伤性检查,检查本身会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血栓形成;超声多普勒血流计检查和阻抗容积技术,所用设备造价较高,且需要专业医生对医学影像做出诊断。而血液学检查不能做到实时的检测。
血液是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具有不同功能的成分组成,还包括水、糖、脂肪、蛋白质、钾盐及钙盐等属于一种多相流。且不同组成成分具有不同的介电常数,当血液流过血管不同部分时其整体的介电常数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可以考虑利用多相流的检测方法对血液的特定参数进行监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血栓检测装置,通过检测装置与检测部位的相对运动实现对检测部位的血栓的检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血栓检测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由若干组电容单元组成,每组电容单元由相对的电容板构成,若干组电容单元构成检测待测部位的容纳空间,在检测模块与待测部位相对运动时,获得电容信号序列;
信号变换模块,将电容信号序列变换为电压信号序列并进行模数转换后传输至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和非线性补偿处理,完成信号特征值的提取,所述信号特征值为序列信号中大于设置阈值的电容信号。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模块还通过云平台传输模块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云端,云端还连接到医院的患者信息平台。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对模数转换的数据采用中位值平均滤波法,采集N个数据并按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后对剩余的N-2个数据求平均值,作为采集到的数据值读入处理器进行存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神经网络模型构建模块,所述神经网络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根据实验样本获得判断是否为血栓的阈值,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神经网络模型构建模块,在该模块中,选取样本,通过实验确定不同样本在血栓存在情况下检测到的电压值与血栓的对应关系,通过对不同个体进行实验建立样本空间;
从样本空间中取一个样本(Ai,Bi),然后计算神经网络的实际输出O,求出D=Bi-O,根据D调整权矩阵W,对整个样本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对整个样本来说,误差不超过规定范围;
其中,权矩阵W起到通过在训练的过程中改变各个影响因素所占权重,来使输出的阈值接近实验获得的阈值的作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模块还分别与语音模块、显示模块相连,分别用于播放及显示检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60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