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震监测的地压灾害预警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25963.3 | 申请日: | 2018-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7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强;文兴;唐绍辉;皇甫风成;栗盼平;朱青凌;蔡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林毓俊 |
| 地址: | 410012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警 地压灾害 微震监测 微震事件 集中度 微震 矿山安全 定量地震学 应用可行性 时序 多项指标 活跃区域 空间因子 目标函数 判定目标 三维坐标 时间因子 数据筛选 数学模型 物理意义 综合考虑 活跃期 震级 判定 数据库 强弱 清晰 | ||
1.一种基于微震监测的地压灾害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有效微震事件库,获取时间因子其中x1表示活跃期判定因素,x2表示时序集中度Q时判定因素;
(2)获取空间因子其中y1表示活跃区域判定因素,y2表示震中集中度Q空判定因素;
(3)获取定量地震学因子其中z1表示b值判定因素,z2表示βn值判定因素,z3表示η值判定因素,z4表示CUFIT模型判定因素;
(4)根据地压灾害预警判定目标函数判断预测区域是否需要地压预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微震监测的地压灾害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活跃期判定因素x1,时序集中度Q时判定因素x2,通过以下方式得到:
式(1)中,活跃期定义为一定区域,时间区间内微震能量与频次持续三天及以上高于平均值,且无明显交替释放过程;A1为根据矿山时序集中度Q时分布特征预设的临界值;
时序集中度Q时数学模型如下:
式(2)中,和Var(T)分别是时间窗内相邻微震事件发生时间间隔的平均值和方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微震监测的地压灾害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活跃区域判定因素y1,震中集中度Q空判定因素y2,通过以下方式得到:
式(3)中,活跃区域定义为一定时间区间,区域内微震能量与频次增加趋势急剧;A2为根据矿山震中集中度Q空分布特征预设的临界值;
震中集中度Q空数学模型如下:
式中,λ1、λ2、λ3为时间窗内微震事件震源三维坐标参量x,y,z组成协方差矩阵的特征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微震监测的地压灾害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b值判定因素z1,βn值判定因素z2,η值判定因素z3,CUFIT模型判定因素z4,通过以下方式得到:
式(5)中,A3为根据矿山b值分布特征预设的临界值;A4为根据矿山βn值分布特征预设的临界值;A5为根据矿山η值分布特征预设的临界值;CUFIT模型判别趋势为急剧积累至高值区后下降;
b值数学模型如下:
式(6)中,m为时间窗内震级分档总数,Mi为第i档震级;Ni为第i档震级的微震次数;
βn值数学模型如下:
式(7)中,n(t,Δt)为时间窗内子区间[t-Δt,t]中的微震次数,N为[0,T]区间中的微震总次数;
η值数学模型如下:
式(8)中,X=M-Mmin,Mmin为时间窗内微震震级下限;
CUFIT模型数学模型如下:
式(9)中,Ej为第j个微震事件的能量,是时间窗内微震事件库的平均能量,(ai-1-bi-1i)表示对CUSUMi前所有值作拟合的趋势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微震监测的地压灾害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根据目标函数进行地压预警:
1)F=0,综合决策结果为微震活动性正常,不需要预警;
2)F≠0,综合决策结果为微震活动性异常,需要预警,且F值越大,表征预警等级更高,现场发生地压灾害的可能性更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596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