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蟹复合饲料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325040.8 申请日: 2018-11-08
公开(公告)号: CN109329558A 公开(公告)日: 2019-02-15
发明(设计)人: 夏立萍;张建设;李彬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海洋大学
主分类号: A23K10/10 分类号: A23K10/10;A23K10/20;A23K10/22;A23K10/30;A23K20/158;A23K40/10;A23K50/80
代理公司: 北京国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6 代理人: 卫翠婷
地址: 316000 浙江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添加料 复合饲料 高蛋白 生长 基础饲料 螺旋藻粉 鱼粉 高脂 蟹黄 性成熟 生产成本低 人工养殖 营养均衡 饲料 杜仲 牛膝根 适口性 养殖 中草药 饲喂 蜕壳 制备 免疫力 病害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河蟹复合饲料,包含基础饲料、高蛋白添加料、高脂添加料和中草药添加料,其中基于高蛋白添加料的重量,所述高蛋白添加料包含1‑50%禾虫粉、1‑50%的鱼粉和1‑20%的螺旋藻粉。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饲喂人工养殖的河蟹的方法和河蟹复合饲料的制备方法。有益效果为:在河蟹的生长、蜕壳和性成熟阶段,分别使用高蛋白添加饲料,基础饲料和高脂添加饲料,显著提高河蟹的前期生长和后期蟹黄积蓄;使用禾虫粉和螺旋藻粉部分代替鱼粉,并在整个养殖期间,使用杜仲和牛膝根防病害、增强河蟹免疫力,进一步促进其生长;本发明河蟹复合饲料生产成本低、营养均衡、适口性好、河蟹前期生长快、后期蟹黄积蓄多,养殖经济效益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饲料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河蟹复合饲料。

背景技术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别称湖蟹、螃蟹、大闸蟹等,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爬行亚目方蟹科绒螯蟹属。河蟹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经济价值高等优点,近年来,我国河蟹养殖业发展迅速。

目前人工养殖河蟹饲料使用鱼粉作为优质蛋白或者是植物蛋白如豆粕、棉粕等作为替代蛋白,以降低饲料价格,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但是鱼粉、鱼油资源短缺,价格偏贵,不利经济效益,而且鱼粉、鱼油中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极易氧化、酸败变质。氧化的鱼粉和鱼油,不仅降低河蟹的免疫能力,而且损害河蟹的消化吸收功能。而植物蛋白效率低,而且其中含有非淀粉多糖等抗性毒素,对河蟹的消化吸收具有损害。

河蟹的养殖分为三个阶段,幼体期、黄蟹期、绿蟹期。其中黄蟹期需要蜕壳多次,蜕壳期间,蟹体生长迅速,需要更多蛋白质;最后一次蜕壳完成,河蟹性成熟,蟹体不再长大,此时需要摄食更多脂肪以进行性腺发育。然而,现在人工养殖的河蟹,饲料缺少科学养殖概念,而是一直使用一种饲料,造成河蟹前期生长缓慢,后期蟹黄积蓄不够的问题。

因此,提供一种营养均衡、适口性好、河蟹前期生长快、后期蟹黄积蓄多的复合饲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禾虫,又称疣吻沙蚕,体细长稍扁,长40-80毫米,宽约5毫米,广泛分布于黄海、东海和南海河口区。禾虫全体含蛋白质,脂肪含量低,并且含有多种小分子活性肽、氨基酸,营养丰富。禾虫已可进行人工养殖,来源稳定。

螺旋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蛋白质含量高于50%,且都为优质蛋白质,脂肪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而且藻体柔软,适口性好。曹申平等研究表明,螺旋藻粉替代饲料中鱼粉对异育银鲫幼鱼具有促进生长、提高幼体存活率和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

中草药含有未知生长因子及各类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增进机体新陈代谢、促进蛋白质及酶的合成、增强水产动物免疫功能等作用。中草药作为混饲剂或饲料添加剂能够防治水产动物疾病,完全符合发展无公害水产业、生产绿色水产品的病害防治准则。

现有技术如授权公告号为CN 104041720 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河蟹饲料,涉及水产养殖领域。一种河蟹饲料,按照重量份由如下原料组成:瘦猪肉和鸡肉96-100份,粉碎秸秆96-100份,鱼鳞粉8-10份,植物油或动物油10-12份,维生素B0.1-0.5份,CaCl20.1-0.2份,水50-60份。该发明还提供河蟹饲料的制备方法,将各原料混合打成肉浆,在95-105℃蒸煮2-3小时,冷却、制成粒状物,烘干。但是该河蟹饲料使用了大量的秸秆,内含多种非淀粉多糖,具有抗营养作用,不利于河蟹的消化吸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河蟹复合饲料,包含基础饲料、高蛋白添加料、高脂添加料和中草药添加料,基于高蛋白添加料的重量,所述高蛋白添加料包含1-50%禾虫粉、1-50%的鱼粉和1-20%的螺旋藻粉;该饲料优选还包含添加的维生素和添加的氨基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50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