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激光的人工牙冠咬合面耐磨度无形变定量调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24877.0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0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孙玉春;王勇;姜澜;李晓炜;陈虎;朱文昊;宗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C13/00 | 分类号: | A61C13/00;A61C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神州华茂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11358 | 代理人: | 吴照幸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激光 人工 牙冠 咬合 耐磨 形变 定量 调节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激光的人工牙冠咬合面耐磨度无形变定量调节方法,有步骤:1)用激光在人工牙冠咬合面制备若干个微孔;2)将液态光敏树脂涂布于微孔表面;3)用超声振动头抵住微孔以外区域,使液态光敏树脂完全填充所有的微孔孔腔;4)用光敏固化灯照射微孔区域,待液态光敏树脂初步凝固后,去除孔外液态光敏树脂形成的多余杂质;5)再次用光敏固化灯照射,直至所有液态光敏树脂完全固化;6)表面抛光。本发明能在不改变人工牙冠现有咬合接触的前提下,快速定量调节牙冠咬合面表面耐磨度,与个体对颌牙齿相适应,并大幅度提高强化材料与牙冠咬合面本体材料之间的结合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牙冠咬合面耐磨度定量调节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激光的人工牙冠咬合面耐磨度无形变定量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牙冠咬合面耐磨度调节方法,需要改变牙冠现有咬合面的宏观三维形态以及咬合接触关系,往往与个体对颌牙齿不相适应,不能快速定量调节牙冠咬合面表面耐磨度,不能解决强化材料与牙冠咬合面的本体材料之间的结合强度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激光的人工牙冠咬合面耐磨度无形变定量调节方法,能在不改变人工牙冠现有咬合接触的前提下,快速定量调节牙冠咬合面表面耐磨度,与个体对颌牙齿相适应,并大幅度提高强化材料与牙冠咬合面本体材料之间的结合强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有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激光的人工牙冠咬合面耐磨度无形变定量调节方法,以下步骤:
1)用激光在人工牙冠咬合面制备若干个微孔;
2)将液态光敏树脂涂布于微孔表面;
3)用超声振动头抵住微孔以外区域,使液态光敏树脂完全填充所有的微孔孔腔;
4)用光敏固化灯照射微孔区域,待液态光敏树脂初步凝固后,去除孔外液态光敏树脂形成的多余杂质;
5)再次用光敏固化灯照射,直至所有液态光敏树脂完全固化;
6)表面抛光。
其中,所述微孔的直径0.05-1mm,深度0.05-2mm;孔间距为0.05-0.5mm。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在不改变人工牙冠现有咬合接触的前提下,快速定量调节牙冠咬合面表面耐磨度,与个体对颌牙齿相适应,并大幅度提高强化材料与牙冠咬合面本体材料之间的结合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激光的人工牙冠咬合面耐磨度无形变定量调节方法,以下步骤:
1)用激光在人工牙冠咬合面制备若干个微孔;
2)将液态光敏树脂涂布于微孔表面;
3)用超声振动头抵住微孔以外区域,使液态光敏树脂完全填充所有的微孔孔腔;
4)用光敏固化灯照射微孔区域,待液态光敏树脂初步凝固后,去除孔外液态光敏树脂形成的多余杂质;
5)再次用光敏固化灯照射,直至所有液态光敏树脂完全固化;
6)表面抛光。
所述微孔的直径0.05-1mm,深度0.05-2mm;孔间距为0.05-0.5mm。
如上所述,便可较为充分的实现本发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为合理的实施实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包括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任何基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上非实质性变性变更均包括在本发明包括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48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