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23959.3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2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华;陈坤;蒯从伦;阮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58 | 分类号: | E04B1/58;E04C3/293;E04C3/34 |
代理公司: | 合肥鼎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2 | 代理人: | 叶丹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混凝土柱 装配式混凝土 对拉钢筋 框架节点 变截面 通孔 预制混凝土梁 结构整体性 节点区域 矩形分布 抗震性能 内部固定 竖直设置 水平直线 固定套 梁端 栓焊 翼缘 预埋 施工 焊接 装配 美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竖直设置的预制混凝土柱,所述预制混凝土柱的节点区域固定套装有矩形的外包钢管,外包钢管的两侧均焊接有水平变截面H型钢,且外包钢管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相对应的呈矩形分布的通孔,位于同一个水平直线的两个通孔的内部固定有同一根对拉钢筋,对拉钢筋水平预设在预制混凝土柱的内部,且对拉钢筋的两端分别搭焊在外包钢管两侧的水平变截面H型钢的翼缘上,水平变截面H型钢远离外包钢管一端与预制混凝土梁预埋的梁端H型钢栓焊连接。本发明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新型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该节点抗震性能良好,结构整体性强,设计简洁美观,便于现场进行装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我国开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传统现浇结构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进度快,生产效率高,节约劳动力,提高建筑质量等优点。但我国装配式建筑起步较晚,技术也相对落后,究其原因,其制约因素在于关键的节点连接问题,结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不好,节点施工不简便。
对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而言,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一般而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连接大体可以分为干连接和湿连接2种。为了保证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性,目前预制构件的连接方式主要采用湿连接,即在构件连接时在节点连接处浇筑混凝土或水泥浆与其锚固,形成了多种节点类型。干连接即干作业的连接方式,连接时不浇筑混凝土,而是通过在连接的构件内植入钢板或其他钢部件,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以达到连接的目的,应用相对较少。对于装配式建筑,不仅需要考虑装配式建筑节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同时需要考虑建造的便利性。基于此认识,研发高效便捷的干连接节点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新型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施工方法,从而高效便捷地对框架节点进行施工安装。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包括竖直设置的预制混凝土柱(3),所述预制混凝土柱(3)的节点区域固定套装有矩形的外包钢管(4),外包钢管(4)的两侧均焊接有水平变截面H型钢(5),所述外包钢管(4)与所述预制混凝土柱(3)外轮廓尺寸相同;所述外包钢管(4)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相对应的呈矩形分布的通孔,位于外包钢管(4)同一侧的通孔均位于水平变截面H型钢(5)的内侧,位于同一个水平直线的两个通孔的内部固定有同一根对拉钢筋(7),且对拉钢筋(7)水平预设在预制混凝土柱(3)的内部;所述水平变截面H型钢(5)远离预制混凝土柱(3)的一端设有水平的预制混凝土梁(1),且预制混凝土梁(1)靠近预制混凝土柱(3)的一端预埋有梁端H型钢(2),梁端H型钢(2)与水平变截面H型钢(5)采用栓焊连接。
优选的,位于外包钢管(4)两侧的通孔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水平变截面H型钢(5)翼缘的上侧或下侧。
优选的,所述对拉钢筋(7)的两端穿过外包钢管(4)两侧的通孔,分别搭焊在外包钢管(4)两侧的水平变截面H型钢(5)的翼缘上。
优选的,所述梁端H型钢(2)包括预埋在预制混凝土梁(1)内部的腹板,且腹板的两侧均水平焊接有多个预埋在预制混凝土梁(1)内部的栓钉(6)。
优选的,所述水平变截面H型钢(5)的顶端至外包钢管(4)的顶端为150mm,所述水平变截面H型钢(5)的底端至外包钢管(4)的底端为150mm。
优选的,所述梁端H型钢(2)与水平变截面H型钢(5)外露部分总长不小于500mm。
优选的,所述梁端H型钢(2)与预制混凝土梁(1)的连接段长度不小于15倍梁纵向受力钢筋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工业大学;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39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