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施工用振动打桩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323727.8 | 申请日: | 2018-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32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巨源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7/18 | 分类号: | E02D7/1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黄珍丽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海尔路***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施工 振动 打桩机 | ||
1.一种桥梁施工用振动打桩机,其结构包括泄力式附着力增加手掌定位装置(1)、操作面板(2)、驱动衔接柱(3)、平衡连接环(4)、振动安装柱(5)、打桩杆(6)、调节按钮(7)、密封固定帽(8)、打桩机机架(9),其特征在于:
所述泄力式附着力增加手掌定位装置(1)设于打桩机机架(9)左端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操作面板(2)设于打桩机机架(9)正端面并且通过嵌入安装的方式相连接,所述驱动衔接柱(3)设于打桩机机架(9)下端并且通过固定安装的方式相连接,所述驱动衔接柱(3)与平衡连接环(4)位于同一轴心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振动安装柱(5)设于驱动衔接柱(3)下端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打桩杆(6)设于振动安装柱(5)下端并且通过传动配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调节按钮(7)与操作面板(2)采用电连接,所述密封固定帽(8)设于打桩机机架(9)上端并且通过固定安装的方式相连接;
所述泄力式附着力增加手掌定位装置(1)包括吸汗防滑机构(11)、压力触发机构(12)、附着力增加机构(13)、液体流动机构(14)、手掌定位机构(15)、泄力移动机构(16)、机械传动机构(17),所述吸汗防滑机构(11)设于压力触发机构(12)上端并且通过传动配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压力触发机构(12)设于附着力增加机构(13)上端并且通过固定安装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液体流动机构(14)设于吸汗防滑机构(11)下端并且通过密封安装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液体流动机构(14)设于手掌定位机构(15)内部并且通过固定安装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泄力移动机构(16)设于手掌定位机构(15)右端并且通过活动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机械传动机构(17)设于泄力移动机构(16)内部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
所述附着力增加机构(13)包括附着力增加机构外壳(1301)、终端控制器(1302)、强力电磁铁(1303)、机械弹簧(1304)、金属移动板(1305)、活塞连接杆(1306)、活塞框架(1307)、活塞抽板(1308)、衔接气管(1309)、固定吸盘(1310)、气管密封环(1311)、压力传感器(1312),所述终端控制器(1302)设于附着力增加机构外壳(1301)内部并且通过固定安装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强力电磁铁(1303)与终端控制器(1302)采用连接,所述机械弹簧(1304)设于终端控制器(1302)右端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机械弹簧(1304)设于金属移动板(1305)左端并且通过传动配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金属移动板(1305)设于活塞连接杆(1306)左端并且通过固定安装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活塞连接杆(1306)设于活塞抽板(1308)左端并且通过联动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活塞抽板(1308)设于活塞框架(1307)内部并且采用过渡配合,所述衔接气管(1309)设于活塞框架(1307)右端并且通过密封安装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衔接气管(1309)与气管密封环(1311)位于同一轴心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气管密封环(1311)设于固定吸盘(1310)下端并且通过粘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1312)与终端控制器(1302)采用连接;
所述泄力移动机构(16)包括滑动块(1601)、衔接弹簧(1602)、泄力连接杆(1603)、振动弹簧(1604)、移动槽(1605)、振动球(1606)、联动滑杆(1607)、滑动槽(1608)、气压通道(1609),所述滑动块(1601)设于泄力连接杆(1603)上端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衔接弹簧(1602)设于滑动块(1601)右端并且通过传动配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振动弹簧(1604)设于振动球(1606)上端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振动球(1606)设于移动槽(1605)内部并且通过活动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联动滑杆(1607)设于振动球(1606)左端并且通过联动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滑动槽(1608)设于泄力连接杆(1603)内部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气压通道(1609)设于泄力连接杆(1603)内部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气压通道(1609)设于机械传动机构(17)左端并且通过固定安装的方式相连接;
所述机械传动机构(17)包括机械传动机构外壳(1701)、气压作用块(1702)、铰链活动杆(1703)、驱动电机(1704)、机械转盘(1705)、输出转轴(1706)、电机固定块(1707)、连接电缆(1708)、电机控制器(1709)、衔接触点(1710),所述铰链活动杆(1703)一端与气压作用块(1702)通过铰链活动的方式相连接,所述铰链活动杆(1703)另一端与机械转盘(1705)通过铰链活动的方式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704)设于电机固定块(1707)上端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块(1707)设于机械传动机构外壳(1701)内部并且通过固定安装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输出转轴(1706)与机械转盘(1705)位于同一轴心并且通过联动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输出转轴(1706)设于驱动电机(1704)正端面并且通过转动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1709)通过连接电缆(1708)与驱动电机(1704)采用电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1709)与衔接触点(1710)采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巨源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巨源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372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