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羊毛色相关的分子标记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23682.4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4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贺建宁;张连凯;柳楠;刘积凤;孔凡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赵永伟;李魏英 |
地址: | 266109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羊 毛色 相关 分子 标记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山羊毛色相关的分子标记方法及其应用,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1)以待测山羊的MC1R基因组作为模板,用引物:F:CATGGTGTCCAGCCTCTG,R:TCACCAGGAGCACTGCAG,对其进行PCR扩增,得到PCR产物;(2)将步骤(1)得到的PCR产物进行电泳回收、测序,利用PCR‑SSCP方法检测MC1R基因多态性,依据带型,为AA、AG、GG,所述AA为野生纯合型,所述AG为杂合型,所述GG为突变纯合型;(3)携带纯合GG基因型的山羊毛色为白色的概率为84.15%,且在内蒙古白绒山羊中仅检测到纯合GG基因型;携带等位基因A的个体全部为黑色或青色,且A对G为显性基因;分子标记的位点是MC1R基因g.436bp。本发明提供的山羊毛色相关的分子标记可以用于山羊育种中,选择毛色,推动山羊育种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山羊毛色相关的分子标记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羊毛产品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羊毛因其优质的毛纤维及其色彩多样的天然毛色越来越受到重视。直接利用天然色,可免去深加工中漂白染色的程序,节约成本,亦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羊毛毛色形成过程复杂,但主要受控于遗传因素。基因主要通过调控黑色素细胞的生成和分布来影响被毛颜色。掌握毛色遗传规律,发掘控制毛色相关基因,科学育种,将有利于提高毛产量。另外,羊毛毛色在畜牧业中是识别动物品种和个体的重要依据和主要标志,是生产性能测定等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同样,不同毛色山羊的经济价值也不尽相同。所以对山羊毛色相关基因的筛选意义重大。
哺乳动物毛色的颜色是由色素颗粒控制的,色素颗粒沉积的多少决定了动物的毛色,而控制色素沉着的是相应的酶蛋白,这些蛋白质由不同的色素沉着基因编码。这些基因在不同的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从多方面调节动物毛色使动物毛色表现出种属的差异,并代表其不同的生产性能。代群体遗传学对毛色遗传的研究表明,所有动物的毛色遗传取决于色原体基因和着色基因(即控制氧化酶的基因)。色原体基因决定颜色,着色基因决定颜色的深浅度,任何个体毛色的表现都是这两种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具有特定的遗传特征与形成的某一表型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会受到许多因素包括参与基因表达的发育性的、环境性的、随机性的和外成性事件的影响。
MC1R基因,即黑素皮质素受体1(melanocortin1 re-ceptor)基因,又称促黑素细胞激素受体(m elanocytestim-ulatinghorm onereceptor,MSHR)基因,在小鼠的研究中发现,MC1R 基因第549个核苷酸位置的一个移码突变,导致隐性黄鼠出现,第206个核苷酸位置的一个点突变,导致烟色鼠的出现。在对马的研究中也发现,MC1R基因的一个错义突变,使第83 位的核苷酸由丝氨酸变为苯丙氨酸,从而使马表现栗色毛性状。2000年,W anger等又发现马存在一个新的MC1R基因多态位点,使第84个核苷酸位置由天冬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在其他物种,如狐狸、猪、狗和兔等中,也发现MC1R基因突变会引起相应的毛色变异。但目前尚未深入探讨山羊该基因与毛色形成的关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山羊毛色相关的分子标记方法及其应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山羊育种不能有效选择毛色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
(1)以待测山羊的MC1R基因组作为模板,用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得到PCR产物,所述引物序列为序列F:CATGGTGTCCAGCCTCTG,R:TCACCAGGAGCACTGCAG;
(2)将步骤(1)得到的PCR产物进行电泳回收、测序,利用PCR-SSCP方法检测MC1R基因多态性,依据带型,为AA、AG、GG,所述AA为野生纯合型为纯黑色,所述AG为杂合型灰色或青色,所述GG为突变纯合型为白色;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分子标记的位点是MC1R基因g.436b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36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载架
- 下一篇:一种耐温可增稠光固化环氧乙烯基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