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鉴定银屑病生物标记物的方法及其检测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23458.5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6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娟;杨丹丹;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5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银屑病 生物标记物 甘露糖 血清 游离葡萄糖 检测试剂 种鉴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 葡萄糖 患者血清 甲基吡唑 检测结果 快速定量 临床检测 仪器价格 标志物 采血量 前处理 苯基 采血 游离 分析 检测 研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鉴定银屑病的生物标记物的方法及其检测试剂盒。所述生物标记物为血清中经过柱前1‑苯基‑5‑甲基吡唑啉酮(PMP)衍生的高效液相色谱得到的游离葡萄糖与甘露糖的比值。本发明检测方法为柱前PMP衍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前处理简单,分析时间短,仪器价格合理,符合常规使用,操作步骤简单易学,检测结果准确性高,只需采血便可区分正常人和银屑病患者,并且所需血清量极少,采血量小于1mL等优点。所得结果显示此分析方法可以快速定量银屑病患者血清中游离的甘露糖和葡萄糖,对于研究血清游离葡萄糖及甘露糖与银屑病之间的关系、寻找新型银屑病临床检测标志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鉴定银屑病的生物标记物的方法及其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可复发性的炎症性皮肤病,其患病率在世界各地不同人群中有明显差异。银屑病的病程长、顽固、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银屑病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皮损观察、皮肤镜和影像学检查等。皮损观察步骤繁琐、观察项目多,且易出现误诊。影像学检查包括皮肤CT、X线片等,但是影像学检查有辐射,对人体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寻找一种方便、简捷的检测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而最理想的早期检测就是操作简单、创伤极小的血液分析。
血清中还原性单糖似乎仅限于甘露糖和葡萄糖。人体血清游离单糖中葡萄糖的含量最高,正常人的范围为3.90~6.16mmol/L。目前,医院检验科可以直接通过测生化指标检测葡萄糖浓度,暂时不可以直接检测甘露糖浓度。健康成人血浆中游离甘露糖的浓度范围为20~80μmol/L。甘露糖的含量约为葡萄糖含量的1%。它大部分被认为是由细胞中的葡萄糖异构化而来。而近来有研究表明,细胞中流出的游离的甘露糖是哺乳动物血液中游离甘露糖的主要来源。这两部分来源的游离甘露糖维持着血清中甘露糖的稳定。D-甘露糖是糖蛋白,细胞表面糖缀合物和糖基化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等结构中必需的单糖。其中,甘露糖是各种多糖复合物中N-糖链的重要组分,N-聚糖中的甘露糖残基来源于血液中的葡萄糖或甘露糖。游离甘露糖是正常的血浆成分。目前,血清甘露糖的测定方法主要有酶法、气液色谱法、高分辨液相层析、气液色谱-质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法等。但这些方法均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使用酶法、气液色谱法和高分辨液相层析时,为避免高浓度的葡萄糖的影响需要将其去除,致使前处理过程比较繁琐;气液色谱-质谱法仪器价格昂贵,不适合常规目的;所需血清样本量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用于鉴定银屑病的生物标记物及其应用,本发明采用柱前PMP衍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的单糖,尤其涉及血清中游离甘露糖和葡萄糖的检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用于检测银屑病患者或正常人血清游离葡萄糖与甘露糖的比值,可以用于鉴定银屑病患者。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用于鉴定银屑病的生物标记物,所述生物标记物为血清经过柱前PMP衍生的高效液相色谱得到的游离葡萄糖与甘露糖的比值。
用于鉴定银屑病的生物标记物的定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柱前PMP衍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调节pH为7-14:取待检测的血清样品加超纯水于EP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涡旋混匀;
(2)PMP衍生:每个样品加入PMP,涡旋混匀,离心后置于烘箱反应;
(3)加酸中和反应:将烘箱内的样品取出,放置冷却,每个样品加入盐酸,涡旋混匀;
(4)萃取:每管加入有机溶剂,涡旋,离心,移除下层有机溶剂,保留上清;
(5)将样品离心,取上清液于装有内插管的棕色上样瓶中,盖紧盖子,离心,待用于高效液相分析;
(6)制备甘露糖和葡萄糖的标准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34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