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控式全自动水面蒸发实时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23319.2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7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梅海鹏;赵家祥;胡军;王向阳;周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 |
主分类号: | G01W1/00 | 分类号: | G01W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衡器 蒸发 水面 测量系统 实时监测装置 底部连通 监测系统 实验数据 数据收集 补水瓶 数控式 溢流管 溢流筒 蒸发皿 控制器数据 水面蒸发量 全自动化 人力成本 实时监测 有效减少 远程传输 远程监测 控制器 底壁 下端 溢流 服务器 测量 穿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式全自动水面蒸发实时监测装置,包括水面蒸发测量系统和数据收集及监测系统;所述水面蒸发测量系统包括蒸发皿、自动补水瓶、平衡器以及溢流筒,所述自动补水瓶底部连通所述平衡器的底部,所述平衡器底部连通所述蒸发皿的底部,所述平衡器中设置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下端穿过所述平衡器的底壁且位于所述溢流筒中;所述水面蒸发测量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数据收集及监测系统包括用于收集所述控制器数据的远程监测服务器。本发明能够对水面蒸发量进行实时监测,有效减少误差和溢流影响;将相关实验数据进行远程传输,可保障实验数据的完整性与可靠性的同时,还可节省人力成本实现水面蒸发测量的全自动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控式全自动水面蒸发实时监测装置,属于水面蒸发监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E-601B型蒸发皿是根据一段时间蒸发皿内的水面高度下降的值作为蒸发量的参考数值的,测量时要求蒸发皿内的水位起始高度保持恒定,随着蒸发的进行,水面高度会不断下降,为了有效保障下次测量时蒸发皿内水面的起始高度值不改变,应该在每次蒸发值读数结束后给予补水操作,但是实际工作中,总是出现补水不及时的现象;由于蒸发皿上的溢流孔的存在,当风力过大时会影响水面高度的稳定并且导致蒸发皿内水体从溢流孔外溢;测量蒸发量时需要人工使用测针对一段时间内水面的高度变化进行测量,要求测针非常接近水面,不得产生水面干扰,实际工作中,由于人工操作熟练程度等原因总会难以避免的产生水面干扰,影响读数精度;有降雨产生时,雨水通过溢流孔漫溢出蒸发皿,需要记录溢流量,计算蒸发值,人力投入大过程繁琐且该过程中会产生误差;而且水面蒸发测量一般在每日8时进行,无法达到实时监测。
发明内容
针对E-601B型蒸发皿在测量蒸发的过程中无法保持蒸发皿内起始水位恒定、无法实时监测、人工观测复杂、误差大等测量蒸发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控式全自动水面蒸发实时监测装置,可以保障测量蒸发时蒸发皿内起始水位保持恒定,能够对水面蒸发量进行实时监测,有效减少使用测针测量蒸发量时带来的误差、降低降雨时溢流量对蒸发量产生的影响,将相关实验数据进行远程传输,在保障实验数据的完整性与可靠性的同时,还可节省人力成本实现水面蒸发测量的全自动化。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数控式全自动水面蒸发实时监测装置,包括水面蒸发测量系统和数据收集及监测系统;
所述水面蒸发测量系统包括:蒸发皿、用于为所述蒸发皿补水的自动补水瓶、用于保持所述蒸发皿中液面高度稳定的平衡器、以及用于测量所述平衡器溢流量的溢流筒,所述自动补水瓶底部连通所述平衡器的底部,所述平衡器底部连通所述蒸发皿的底部,所述平衡器中设置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下端穿过所述平衡器的底壁且位于所述溢流筒中;
所述水面蒸发测量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自动补水瓶向所述蒸发皿内进行补水的控制器;
所述数据收集及监测系统包括用于收集所述控制器数据的远程监测服务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数据传输系统,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用于与所述水面蒸发测量系统进行数据传输的远程遥测终端RTU、用于对所述控制器收集的数据进行整合的数据采集服务器、以及用于与所述数据收集及监测系统进行数据传输的数传电台二;
所述水面蒸发测量系统还包括用于向所述数据传输系统传输所述控制器收集的数据的数传电台一;
所述数据收集及监测系统还包括用于接收所述数据传输系统传输数据的GPRS接收设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蒸发皿底部和所述平衡器底部之间通过连通管一连通,所述连通管一上设有阀门一;所述自动补水瓶底部和所述平衡器底部之间通过连通管二连通,所述连通管二上设有阀门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未经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33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