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卟啉萘菁双层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22517.7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7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李珊珊;朱沛华;赵传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5/00 | 分类号: | C07F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高强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卟啉 双层 金属 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卟啉萘菁双层金属配合物,简称La(TBPP)(TBNc),其结构式,如式1所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La(TBPP)(TBNc)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H2(TBPP),[La(acac)3]·nH2O和6-叔丁基-2,3-二腈基萘加入到装有正辛醇和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的圆底烧瓶中,将反应混合物在氮气下回流18-20小时,反应温度为180-190℃;H2(TBPP),[La(acac)3]·nH2O和6-叔丁基-2,3-二腈基萘的摩尔比为1.0:2.0-3.0:8.0-9.0;H2(TBPP)和正辛醇的摩尔比为1.0:500.0-550.0;H2(TBPP)和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的摩尔比为1.0:6.0-8.0;
(2)反应完成后,在减压条件下除去正辛醇,冷却;以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溶液作洗脱剂用硅胶柱进行提纯;二氯甲烷和甲醇的体积比为100:6;
(3)为了提高产物的纯度,将步骤(2)中所得La(TBPP)(TBNc)加三氯甲烷溶解,用甲醇进行重结晶;三氯甲烷和甲醇的体积比为1:6-8;其中,氯仿作为易溶溶剂和甲醇作为不良溶剂。
3.一种用于检测丙酮的气敏传感器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ITO/PET基底和叉指电极,所述叉指电极刻蚀在ITO/PET基底上,在叉指电极表面设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a(TBPP)(TBNc)薄膜。
4.权利要求3所述的La(TBPP)(TBNc)薄膜气敏传感器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ITO/PET叉指电极放入烧杯中,在超声波清洗器中分别用甲苯、丙酮、无水乙醇、蒸馏水超声清洗,每种溶剂清洗三次,每次五分钟,然后真空干燥,备用;
(2)将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a(TBPP)(TBNc)用良溶剂溶解,制成0.006-0.009mol/L的溶液;所述良溶剂为三氯甲烷或者二氯甲烷;
(3)将步骤(2)制备好的溶液小心滴在清洗好的放置在带有真空阀的密闭容器里面的叉指电极上,同时把盛有三氯甲烷的烧杯也放到带有真空阀的密闭容器里;
(4)关闭密闭容器,打开旋塞,抽真空3-5次,每次5-10min,关闭旋塞,使蒸汽充满带有真空阀的密闭容器空间,静置18-24h后,取出干燥备用,即获得叉指电极表面为La(TBPP)(TBNc)薄膜的金属卟啉萘菁配合物气敏传感器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特征的任意一项或多项:
a.步骤(3)中采用滴管将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a(TBPP)(TBNc)溶液滴加到叉指电极上方,滴加量为0.25-0.50mL;
b.步骤(3)中烧杯中装有30-100mL三氯甲烷;
c.步骤(4)中干燥温度为50-60℃,干燥时间为12-24h。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La(TBPP)(TBNc)薄膜,其特征在于,为褶皱结构,褶皱幅度为5-10μ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a(TBPP)(TBNc)薄膜,其特征在于,在室温下对丙酮气体的检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La(TBPP)(TBNc)薄膜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对丙酮的最低响应浓度为1pp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La(TBPP)(TBNc)薄膜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对1-800ppm丙酮的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分别为75s和89s。
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3-9任意一项所述La(TBPP)(TBNc)薄膜组装而成的气敏传感器元件在制备用于测定丙酮的气敏传感器 方面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251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