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装袋用高强度聚烯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22191.8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7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双平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99/00;C08K13/02;C08K3/24;C08K5/11;C08J5/1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希慧 |
地址: | 246000 安徽省安庆***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装袋 聚烯烃材料 聚烯烃复合材料 聚乙烯 菠萝叶纤维 纳米稀土 抗氧剂 偶联剂 增塑剂 制备 预制 包装袋使用 加热脱水 耐候性能 吹膜机 高混机 吹出 压边 加热 冷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装袋用高强度聚烯烃复合材料,其原料包括:聚乙烯、菠萝叶纤维、纳米稀土填料、偶联剂、增塑剂、抗氧剂。本发明还提出包装袋用高强度聚烯烃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乙烯加入高混机中,加热脱水后,再加入菠萝叶纤维、纳米稀土填料、偶联剂、增塑剂、抗氧剂,搅拌混合均匀,制得预制料;将预制料加入吹膜机中,加热吹出、冷却、压边制得包装袋用高强度聚烯烃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得聚烯烃材料强度和硬度高、耐候性能优异,加工工艺简便、成本低,可满足包装袋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装袋用高强度聚烯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包装袋是指用于包装各种用品的袋子,使货物在生产流通过程中方便运输,容易存储,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包装袋按主要材料构成为聚丙烯袋、聚乙烯袋;聚乙烯袋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但是聚乙烯材料的材质软、强度低,不能满足包装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包装袋用高强度聚烯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得聚烯烃材料强度和硬度高、耐候性能优异,加工工艺简便、成本低,可满足包装袋使用。
本发明提出一种包装袋用高强度聚烯烃复合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乙烯80-100份,菠萝叶纤维3-6份,纳米稀土填料1-3份,偶联剂1-3份,增塑剂2-6份,抗氧剂0.5-1.5份。
优选地,菠萝叶纤维的直径为9-13μm。
优选地,纳米稀土填料为纳米钛酸镧、纳米钛酸铈、纳米钛酸镨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丁酯和/或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优选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
本发明还提出上述包装袋用高强度聚烯烃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聚乙烯加入高混机中,加热脱水后,再加入菠萝叶纤维、纳米稀土填料、偶联剂、增塑剂、抗氧剂,搅拌混合均匀,制得预制料;
S2、将预制料加入吹膜机中,加热吹出、冷却、压边制得包装袋用高强度聚烯烃复合材料。
优选地,S1中加热温度为120-140℃,高混机的转速为400-500r/min。
优选地,S2中加热温度为220-240℃。
本发明以聚乙烯、菠萝叶纤维、纳米稀土填料、偶联剂、增塑剂、抗氧剂为原料,经混合、吹膜、压边工艺制得包装袋用聚烯烃复合材料,其中以菠萝叶纤维和纳米稀土填料作为增强剂,强度高、相容性好,可提高聚乙烯材料强度和硬度;偶联剂提高增强剂与聚乙烯的相容性,增塑剂和抗氧剂作为功能助剂,可提高聚乙烯材料的韧性和耐候性能。本发明中各组分相互配合,得到包装袋用聚烯烃复合材料的强度和硬度高、耐候性能优异,加工工艺简便、成本低,可满足包装袋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包装袋用高强度聚烯烃复合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乙烯80份,直径为9μm的菠萝叶纤维3份,纳米钛酸镧1份,硅烷偶联剂1份,柠檬酸三丁酯2份,抗氧剂0.5份。
上述包装袋用高强度聚烯烃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聚乙烯加入转速为400r/min的高混机中,加热至120℃脱水后,再加入菠萝叶纤维、纳米钛酸镧、硅烷偶联剂、柠檬酸三丁酯、抗氧剂,搅拌混合均匀,制得预制料;
S2、将预制料加入吹膜机中,加热至220℃吹出、冷却、压边制得包装袋用高强度聚烯烃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双平包装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双平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21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