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灶头的火锅桌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21579.6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4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谢纪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恩县三合汽车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31/02 | 分类号: | A47B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5000 湖北省恩施土***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左灶 火锅桌 进料口 灶膛 灶头 烟囱 桌面 燃烧热量 右边缘 桌本体 左侧面 火锅 炉桥 排出 双灶 烟气 相通 食用 燃料 共享 制作 | ||
本发明一种多灶头的火锅桌,其特征在于桌面(4)上设有左灶口(5)和中灶口(6),桌面(4)右边缘处设有烟囱(3),桌本体(1)左侧面设有进料口(2),左灶口(5)和中灶口(6)的灶膛是一个整体与进料口(2)和烟囱(3)相通,进料口(2)为左灶口(5)的灶膛添加燃料,左灶口(5)下对应处设有炉桥(8),左灶口(5)的灶膛产生的热量和烟气经过中灶口(6)下方从排出烟囱(3)。本发明一种多灶头的火锅桌,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灶燃烧热量可共享,火锅的食用更加方便;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灶头的火锅桌。
背景技术
火锅,它是中国独创的美食,起源地为四川自贡,经泸州改良,再传到重庆发扬光大。现吃现烫,麻辣咸鲜香,油而不腻,暴汗淋漓,酣畅之极,解郁除湿,适于山川之气候,今发展为鸳鸯锅,麻辣清淡各别,各取所需,老少咸宜,至冬之佳品。火锅一般而言,是以锅为器具,以热源烧锅,以水或汤烧开,来涮煮食物的烹调方式,同时亦可指这种烹调方式所用的锅具。其特色为边煮边吃,或是锅本身具有保温效果,吃的时候食物仍热气腾腾,汤物合一。然而现有技术中,火锅大多通过电磁炉进行加热,电磁炉只能加热金属制锅具,对于陶罐、瓷器等用具不能加热,使得火锅用具的范围受到局限,不能制作更美味的食物,并且电磁炉固定于桌面上,桌面是采用一体式结构,使用不够便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灶头的火锅桌。
本发明一种多灶头的火锅桌,其特征在于桌本体为长方体,桌本体上设有桌面,桌面上设有左灶口和中灶口,桌面右边缘处设有烟囱,桌本体左侧面设有进料口,左灶口和中灶口的灶膛是一个整体与进料口和烟囱相通,进料口为左灶口的灶膛添加燃料,左灶口下对应处设有炉桥,左灶口的灶膛产生的热量和烟气经过中灶口下方从烟囱排出,左灶口的灶膛产生的热量同时也为中灶口加热,桌本体的长方体中部为可放置食物的中空,桌本体的底部设有向左侧开的为灰渣斗,所述的桌本体上的桌面左侧设有密封的隔热区;所述的中灶口数量为2-4个。
本发明一种多灶头的火锅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桌本体为金属材料制成。
本发明一种多灶头的火锅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桌本体的左灶口的灶口直径比中灶口的大。
本发明一种多灶头的火锅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桌本体的桌面下右侧设有挂物件的挂钩。
本发明一种多灶头的火锅桌,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灶燃烧热量可双灶共享,桌本体上的桌面左侧设有密封的隔热区上可用于放置冷菜,桌本体中间存在可放食物的中空,火锅的食用更加方便;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一种多灶头的火锅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一种多灶头的火锅桌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桌本体;2-为进料口;3-为烟囱;4-为桌面;5-为左灶口;6-为中灶口;7-为灰渣斗;8-为炉桥;9-为隔热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多灶头的火锅桌,桌本体1为长方体,桌本体1上设有桌面4,桌面4上设有左灶口5和中灶口6,桌面4右边缘处设有烟囱3,桌本体1左侧面设有进料口2,左灶口5和中灶口6的灶膛是一个整体与进料口2和烟囱3相通,进料口2为左灶口5的灶膛添加燃料,左灶口5下对应处设有炉桥8,左灶口5的灶膛产生的热量和烟气经过中灶口6下方从烟囱3排出,左灶口5的灶膛产生的热量同时也为中灶口6加热,桌本体1的长方体中部为可放置食物的中空,桌本体1的底部设有向左侧开的为灰渣斗7,所述的桌本体1上的桌面4左侧设有密封的隔热区9;所述的中灶口6数量为2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恩县三合汽车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宣恩县三合汽车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15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