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弯插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21386.0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4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沈榕鑫;宁鹏涛;令狐云波;刘思锶;唐兴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502;H01R13/516;H01R13/6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432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头 | ||
本发明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弯插头。该弯插头包括:线缆;接线端子,其包括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第一末端与第二末端由钣金冲压折弯一体成型,第一末端与线缆连接;接触端子,其包括接触端和连接端,接触端用于与插座的导电端子电性接触,连接端与第二末端中的一个设有插孔,另一个设有用于插入固定于插孔内的插入部,第二末端与连接端的连接方向垂直于第一末端与线缆的连接方向。本发明通过使接触端子和接线端子的多种插接组合,实现了端子组件间连接方式的灵活多样性,从而解决了现有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弯插头。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上相近规格新能源汽车高压大电流,连接器(尤其是插头)普遍呈现成本高、制造复杂、电流传导效率偏低、防护性能不强等特点。另外,端子组件通常由传统的铜合金棒料机加工,从而导致端子组件间的连接方式较为单一,缺乏灵活多变性。
因此,亟待需要提供一种新型弯插头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弯插头,以解决现有端子组件间连接方式较为单一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弯插头,包括:
线缆;
接线端子,其包括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第一末端与线缆连接;
接触端子,其包括接触端和连接端,接触端用于与插座的导电端子电性接触,连接端与第二末端中的一个设有插孔,另一个设有用于插入固定于插孔内的插入部。
作为优选,连接端设有用于供第二末端插入的插孔,插孔内布置有第一插簧片,第一插簧片被挤压在插孔的内壁与第二末端之间;接触端设有用于供插座的导电端子插入的接触孔,接触孔的内壁布置有第二插簧片。
作为优选,第二末端设有用于供连接端插入的插孔,接触端与连接端内套接有一转接件,转接件的一端通过第一插簧片与连接端电性接触,另一端通过第二插簧片与接触端电性接触。
作为优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一体成型,且第一末端与线缆为压接、焊接或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线缆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线芯、内绝缘层、屏蔽丝和外绝缘层,线芯与第一末端连接,外绝缘层的外部套设有内紧固环和外紧固环,屏蔽丝反折于内紧固环的外部,并将屏蔽丝固定于外紧固环与内紧固环之间。
作为优选,还包括:
第一胶芯,其设于线缆和接线端子的外部,第一胶芯上设有第一滑道、第二滑道和滑槽,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分别与滑槽垂直且连通;
第二胶芯,其设于接触端子的外部,第二胶芯上设有卡圈,卡圈上垂直设有第一滑部和第二滑部,第一滑部滑入第一滑道内后锁定,第二滑部滑入第二滑道内后锁定,卡圈收容于滑槽内;
第三胶芯,其卡接于第二胶芯的下端且套设于接触端的下方。
作为优选,还包括:
第一屏蔽罩,其包覆于第一胶芯的外部,外紧固环的一端套设于内紧固环的外部,另一端与第一屏蔽罩卡接,第一屏蔽罩的底端延伸有多个第一弹性压指;
第二屏蔽罩,其包覆于第三胶芯的外部,第二屏蔽罩设有多个第二弹性压指和多个延伸部,延伸部的两侧设有锯齿,卡圈设有多个间断的卡凸,第一弹性压指压接于第二屏蔽罩的外表面,第二弹性压指压接于第三胶芯的外表面,延伸部卡接于每两个相邻的卡凸之间。
作为优选,还包括绝缘外壳,其内设有用于容纳述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的腔体,绝缘外壳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供线缆插入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外部设有多个卡扣,线缆的外部套设有第一密封圈和尾盖,第一密封圈密封于第一通孔中,尾盖与卡扣卡接,以将内紧固环、外紧固环和接线端子密封于腔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未经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13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空接线设备及其接线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功率半导体器件测试的叠层母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