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挂车车轴管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320810.X | 申请日: | 2018-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82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肖永忠;向鹏;曹铜壁;高磊;宿敬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州凤宝管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44;C22C38/42;C22C38/58;C21D8/10;C21D1/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马东瑞 |
| 地址: | 456550 河南省安阳市国***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挂车 车轴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车轴管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挂车车轴管及其生产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如下组分:C:0.17‑0.24%、Si:0.17‑0.37%、Mn:1.40‑1.80%、P≤0.030%、S≤0.030%、Cr≤0.30%、Mo≤0.10%、Cu≤0.30%和Ni≤0.30%。这样,通过加Cr,使C曲线右移,提高钢的淬透性,同时Cr在钢中与碳形成化合物,导致回火时C的扩散困难,从而提升钢的回火稳定性;通过C、Mn的合理匹配,在强度、硬度提升的同时,也能实现钢良好的韧性及抗疲劳性;通过降P、S,提升钢质纯净度,减少钢的热脆、冷脆倾向,提高钢的韧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轴管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挂车车轴管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车轴用管的生产工艺流程为:转炉冶炼→炉外精炼→连铸→锯断→环炉加热→穿孔→连轧→张力减径→冷却→锯切→矫直→探伤→台检→包装→用户(锯断→井式炉调质→机加工)。
用户对车轴整体调质常采用自然对流井式电阻炉进行淬火(回火)加热,装炉量为每炉12支车轴(单支长度约2m),采用专门吊具垂直吊挂入炉加热及出炉冷却,淬火冷却介质为清水。炉子采用上、中、下三段加热,炉温均匀性、管温同步性(吊具吸热能力较强)、冷却均匀性等保证困难,同时炉内气氛呈氧化性,热处理后钢管表面氧化皮较厚,淬火效果不理想,经常出现淬火硬度不足或硬度波动大的情况。又由于是单炉生产,每3-4h可热处理一炉钢(约1.2吨),生产效率低,热处理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挂车车轴管及其生产方法,解决车轴淬火硬度不足、硬度波动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挂车车轴管,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如下组分:
C:0.17-0.24%、Si:0.17-0.37%、Mn:1.40-1.80%、P≤0.030%、S≤0.030%、Cr≤0.30%、Mo≤0.10%、Cu≤0.30%和Ni≤0.30%。
进一步,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如下组分:
C、0.18-0.23%、Si:0.17-0.37%、Mn:1.50-1.70%、P≤0.020%、S≤0.010%、Cr:0.15-0.30%、Mo≤0.10%、Cu≤0.20%和Ni≤0.20%。
进一步,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如下组分:
C:0.20%、Si:0.27%、Mn:1.64%、P:0.013%、S:0.009%、Cr:0.24%、Mo:0.02%、Cu:0.03%和Ni:0.08%。
一种挂车车轴管的生产方法,采用所述挂车车轴管组分制备的管坯,具体步骤如下:
S1:将管坯进行热轧处理,得到初始坯料;
S2:初始坯料经冷却后进行切管分割;
S3:对切割后的坯料进行第一次调检处理;
S4:对经调检后坯料进行整体调质,得到钢管半成品;
S5:最后对钢管半成品进行第二次调检处理,得到钢管成品。
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热轧为采用Φ220mm管坯,利用Φ159连轧机组,在环形炉1240±10℃加热、加热时间150-180min,经过穿孔、连轧、张减及控制终轧温度800-850℃。
进一步,所述步骤S2中,初始坯料切割后的单只长度为10-12m。
进一步,所述步骤S3与步骤S5中的第一次调检和第二次调检均包括如下步骤:矫直、探伤和检查。
进一步,所述步骤S4中的整体调质的具体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州凤宝管业有限公司,未经林州凤宝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08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