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降水井管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20689.0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7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赵卫政;邵宏兵;管忠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兴厦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张学彪 |
地址: | 2256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水井管 再生骨料混凝土 预制 施工 废弃混凝土块 建筑垃圾处理 自然生态系统 传统混凝土 透水混凝土 回收利用 基坑降水 建筑垃圾 绿色建筑 施工成本 首尾相接 天然骨料 土地占用 再生骨料 再生资源 可循环 有效地 分级 共生 混凝土 破碎 清洗 并用 节约 制作 协调 建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降水井管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若干个降水井管本体,降水井管本体选用再生骨料混凝土材料制成,且降水井管本体首尾相接。本发明适用于基坑降水等作用,将废弃混凝土块破碎、清洗、分级后形成再生骨料,并用以代替天然骨料制作混凝土,比使用传统混凝土的降水井管节约50%的成本,且施工快,将大大降低透水混凝土的施工成本;同时,也可使建筑垃圾得到有效地回收利用,避免建筑垃圾处理造成的土地占用、建设费用过高、污染环境等诸多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再生骨料混凝土可循环利用再生资源,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共生,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降水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降水井管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地下室的降水井的排水管道一般使用橡胶、塑料、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极少利用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包括建筑产业废弃物以及煤矸石、城市垃圾、熔融矿渣等等,处理这些固体废弃物主要是以填埋或堆放为主,这不但占用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降水井管及其施工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降水井管,包括若干个降水井管本体,所述降水井管本体由再生骨料混凝土材料制成,所述降水井管本体垂直首尾相接。
作为优选,所述降水井管本体的上方设置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四周以及下方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围绕降水井管本体一圈,上方的降水井管本体拼接在下方的降水井管本体的圆槽中。
作为优选,处于最上端的所述降水井管本体的顶端设有井盖,所述井盖位于最上端的降水井管本体的圆槽中,处于最下端的所述降水井管本体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嵌与降水井管本体中,其四周与降水井管本体的内壁贴实。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降水井管的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处理材料:将废弃混凝土块破碎、清洗、分级后形成再生骨料,以此制成再生骨料混凝土;
步骤2:加工降水井管:按照预定的降水井管孔径选取对应的模具利用制成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加工出降水井管;
步骤3:挖孔:根据降水井管的管径确定降水井的孔径,采用干式成孔技术在预施工位置旋挖出降水井孔,且将降水井孔钻刀预定的深度;
步骤4:吸取泥浆:用吸管将降水井孔中的泥浆吸净;
步骤:5:安装降水井管:将底座放置在降水井孔底部,然后在底座上安装若干个降水井管本体直至最上端的降水井管本体上表面到达地表面,在处于最下端的降水井管本体的管内放入潜水泵;
步骤6:填充滤水层:在降水井管的下半部分的外圆周表面与降水井孔的空隙之间填塞满滤水砂砾,在降水井管的上半部分的外圆周表面填充与下半部分所填充的滤水砂砾若干层的滤水砂砾,在降水井管的上半部分外圆周表面填充的所述滤水砂砾周围由下至上填满淤泥质黏土夹粉质黏土和砂质粉土;
步骤7:洗井:填充满滤水层后立用压缩空气将其中的泥浆吹出。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适用于基坑降水等作用,将废弃混凝土块破碎、清洗、分级后形成再生骨料,并用以代替天然骨料制作混凝土,比使用传统混凝土的降水井管节约50%的成本,且施工快,将大大降低透水混凝土的施工成本;同时,也可使建筑垃圾得到有效地回收利用,避免建筑垃圾处理造成的土地占用、建设费用过高、污染环境等诸多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再生骨料混凝土可循环利用再生资源,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共生,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此外本发明使用的降水井管是预制的而不是直接在降水井中浇灌而成,能够增加施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兴厦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兴厦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06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锚喷基面渗水引流装置和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真空管井封井、止水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