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异构网络的多径传输调度优化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320644.3 申请日: 2018-11-07
公开(公告)号: CN109347738B 公开(公告)日: 2021-01-08
发明(设计)人: 赵海涛;丁仪;蔡舒祺;朱奇星;段佳秀;朱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邮电大学
主分类号: H04L12/721 分类号: H04L12/721;H04L12/801;H04L12/911;H04L29/08;H04L12/26;H04L1/16
代理公司: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代理人: 王素琴
地址: 210003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车载 网络 传输 调度 优化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车载异构网络的多径传输调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估计无序数据包的数量和所需缓冲区大小;

所述步骤1中,在子流j的往返时间(RTT)期间,子流i中估计的无序数据包数量为:

此时,j>i;为了快速地估计,假设往返时间(RTT)期间已经传输的数据包数量为一个传输单元,在这种假设下,Li,j表示RTTj期间在子流i中与无序数据包相关联的预期的传输单元数量;

为了避免过多的传输约束,当RTTj期间的无序包数量小于RTTi期间已传输的数据包数量时,令Li,j=0;

因为所提算法在每个数据包传输时都估计无序包的传输数量,因此RTT期间,未传输的数据包数量等于子流的拥塞窗口(cwnd),在Li,j的基础上,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同时使用所有可用路径传输时所需的缓冲区大小为:

R(N)={i∈Z|1≤i≤N} (3)

其中,PAi是子流i中的未传输的数据包,MSSi是子流i上的最大报文段,N是子流的数量,子流i表示的是正在使用的子流,Li,N表示RTTN期间在子流i中与无序数据包相关联的预期的传输单元数量;

假设所有子流的cwnd在子流的RTT期间是固定的;

步骤2:若预测所需缓冲区大于可用缓冲区,则启用Q学习,通过吞吐量预测和可用带宽的路径选择算法发现性能较差的子流,并停止通过这些子流进行传输;

所述步骤2中,具体的,基于RTT和丢包率的传统吞吐量模型为:

其中,RTT为路径的往返时间,p是丢包率,b是由接收到的ACK确认的分组数量,这里令b=1,该公式可以预测标准传输控制协议协议下各个路径的吞吐量;

设I={1,2,......,n}代表所有的可用路径,这些路径的参数分别为pathi={RTTi,Pi,BWi};

其中,RTTi为可用路径i的来回往返时间,Pi为可用路径i的丢包率,BWi为可用路径的i的可用带宽,Ti为路径i的吞吐量;最大的吞吐量为:

在最佳路径的可用带宽有限的情况下,则有:

Tk=Tmax且Tk>BWk (6)

其中,Tk为路径k的吞吐量,BWk为路径k的可用带宽,路径k的吞吐量等于最大的吞吐量,并且其吞吐量大于其可用带宽;此时,集合S0={k|Tk=Tmax且Tk>BWk}为初始路径选择方案;

假设BWkm是S0中可用带宽的最大值,Xmax是最佳路径的吞吐量,路径i不属于初始路径选择方案,Xi表示路径i的吞吐量,则有如下表达式:

Xmax=Tmax=Tk (8)

如公式(10)所示,当且j≠0,Δm,j表示Tmax与其他路径的吞吐量之间的差值;当j=0,Δm,j表示Tmax和各个最佳路径的最大带宽之间的差值;

Δm,j=Xmax-Xj (10)

令δm,j表示Xmax和Xj之间的相似性,则有:

Δmax=maxΔm,jmin=minΔm,j (11)

δm,j越大,Xmax与Xj越接近;其中,ζ∈[0,1]是一个区分系数,当Δmax变得太大时,ζ能够削弱Δmax的影响;这里,令ζ=0.5;

δthr是决定一个路径是否被选择的阈值;当δm,i≥δthr时,该路径被选择;当X0较大时,需要较少的路径来聚合带宽;当X0较小时,则需要较多的路径来聚合带宽;因此,令

δthr=δm,0 (13)

当X0较大时,δthr也会较大,此时只会选择较少的路径;相反,当X0较大时,则有更多的路径会被选择;

综上所述,总体的路径选择方案为:

S=S0∪S1 (14)

S1={i|δm,i≥δthr} (15)

步骤3:一旦拓扑结构变化,使得可用的接收缓冲区超过所需缓冲区大小的2.5倍时,则重新使用所有停止掉的子流发送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异构网络的多径传输调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一旦估计到所需缓冲区大小,基于路径选择和缓冲区预测的路径管理算法就可以预测缓冲区阻塞现象;如果预测到缓冲区阻塞现象,它会发现根据上节提出的路径选择算法发现性能较差的子流,并停止通过这些子流进行传输;由于车载异构网络的拓扑结构实时变化,当目的地的可用缓冲区大小超过所需的缓冲区大小的2.5倍时,定义可用的缓冲区大小足够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064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