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松结构的螺母及螺母防松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20186.3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9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雷文刚;张顺平;符义红;管汝光;陈礼;王军;孙旭升;王磊;谭平;王文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7/00 | 分类号: | F16B37/00;F16B39/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03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母 防松结构 螺母防松 条形孔 安装空间 拆装方便 防松效果 维护方便 连接件 螺母壁 内外壁 弧段 螺纹 变形 靠拢 贯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松结构的螺母及螺母防松结构,一种具有防松结构的螺母为在螺母的圆周方向上设有贯穿螺母内外壁的条形孔,条形孔对应弧段的角度小于180°,从而在轴向上将条形孔对应的这部分螺母壁分成两部分;该两部分通过连接件连接,以使螺母在工作状态下两部分能够相互变形而靠拢。螺母防松结构是包括连接在轴螺纹上的上述螺母。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松效果好、拆装方便、结构简单、安装空间小、维护方便的具有防松结构的螺母及螺母防松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松动连接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松结构的螺母及螺母防松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螺纹紧固件的防松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摩擦防松,这是应用最广的一种防松方式,这种方式是在螺纹副之间产生一不随外力变化的正压力,以产生一可以阻止螺纹副相对转动的摩擦力。这种正压力可通过轴向或同时两向压紧螺纹副来实现。如采用弹性垫圈、双螺母、自锁螺母和尼龙嵌件锁紧螺母等。这种防松方式对于螺母的拆卸比较方便,但在冲击、振动和变载荷的情况,一开始螺栓会因松弛导致预紧力下降,随着振动次数的增加,损失的预紧力缓慢地增多,最终将会导致螺母松脱、螺纹联接失效。第二种方式是机械防松,是用止动件直接限制螺纹副的相对转动,如采用开口销、串连钢丝和止动垫圈等,这种方式造成拆卸不方便。第三种方式是铆冲防松,在拧紧后采用冲点、焊接、粘接等方法,使螺纹副失去运动副特性而连接成为不可拆连接,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栓杆只能使用一次,且拆卸十分困难,必须破坏螺栓副方可拆卸。针对现有的螺纹紧固件的防松方式存在的问题,急需一种防松效果好、拆装方便、结构简单、安装空间小、维护方便的螺母防松结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防松效果好、拆装方便、结构简单、安装空间小、维护方便的具有防松结构的螺母及螺母防松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防松结构的螺母,在螺母的圆周方向上设有贯穿螺母内外壁的条形孔,条形孔对应弧段的角度小于180°,从而在轴向上将条形孔对应的这部分螺母壁分成两部分;该两部分通过连接件连接,以使螺母在工作状态下两部分能够相互变形而靠拢。
这里的变形只是微量的变形,连接件相对于螺母为一个小件的紧固件,通过螺栓施加外力,以使螺母在工作状态下两部分螺母壁能够相互发生微量变形而靠拢,从而使得两部分螺母壁内侧对应的螺纹发生微量的相向变形,既可以增加了两部分螺母壁内侧对应的螺纹与轴表面螺纹之间的摩擦力,同时又可以减小两部分螺母壁的相对距离,即减小了条形孔区域内螺母的螺距,这样设置后可实现了螺母零角度旋转,在螺母与轴表面螺纹螺合紧固后,可以有效防止螺母和轴发生相对运动,螺母不会松动,防松效果稳定可靠。
进一步,所述条形孔位于螺母轴向中间部位,被条形孔分成两部分的螺母壁在轴向上的厚度相等。这样设置,在螺母壁上加工条形孔更加容易,使得两部分螺母壁在受到外力后受力更加均匀。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为螺栓,被条形孔分成两部分的螺母壁上分别设有沿轴向的连接孔,其中一部分上的连接孔为贯通的通孔,另一部分上的连接孔为螺纹孔,螺栓的螺杆依次从通孔、条形孔穿过进入螺纹孔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螺栓的头部与通孔所对应的那部分螺母的外端面紧贴。
这样,螺栓与螺纹孔紧固之后,一部分螺母壁对应的螺纹孔受到向条形孔方向上的轴向力,从而使得此部分螺母壁向条形孔方向变形;另一部分设有通孔的螺母壁受到螺栓头的力,从而使得此部分螺母壁也向条形孔方向变形,从而实现两部分螺母壁发生相向微量变形,使得两部分螺母壁内侧对应的螺纹发生微量的相向变形,在受到振动或冲击等情况,螺栓也不会发生相对运动,从而加强了螺母的防松效果。
进一步,在螺栓上套设有垫圈,垫圈位于螺栓头部和与通孔所对应的那部分螺母的外端面之间并被压紧。用于增大螺栓和螺母之间的摩擦力,在冲击或振动等情况下,螺栓不易松动,从而防止螺母松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01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