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结算箱的商品防盗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19212.0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1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子林;王良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缤果可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G1/00 | 分类号: | G07G1/00;G07G1/12;G07G1/06;G07G3/00;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张国香 |
地址: | 102300 北京市门头沟***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结算 商品 防盗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结算箱的商品防盗方法及系统,利用结算箱,识别用户放入扫描区域的待付款商品,同时利用设置的摄像头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并将采集的用户生物特征信息与放入所述扫描区域内的所有待付款商品进行关联;根据扫描结果,显示待付款商品的总价,供用户付款;若监控到存在未付款商品,则根据与未付款商品相关联的生物特征信息,锁定对应用户;针对被锁定的用户,执行对应的防盗操作;具有基于关联的生物特征信息定位被盗商品的嫌疑用户的有益效果,有效地防止了商品被盗情况的发生。进一步地,通过信用度这一参数来约束用户的购物行为,提高了用户购物的自我规范意识,从用户体验角度,降低了无人便利店商品被盗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售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结算箱的商品防盗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无人便利店,是指无需售货员在便利店内进行销售和管理的便利店,无人便利店由于采用了射频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移动支付技术等高科技技术,可以保证便利店内商品的正常销售。无人便利店以其方便性、无人监守性以及快捷性得到了用户的青睐。目前无人便利店正以较快的速度遍布全国各大城市,并且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正是因为无人便利店的现场没有相应的工作人员,因此,无人便利店的防盗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无人便利店一般在用户离开便利店大门时,针对用户不付款的商品进行识别,并进行相应处理,比如报警。但这无法从根本上将未付款的商品同用户的生物特征进行关联,不利于后续针对被盗商品定位相应的嫌疑用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结算箱的商品防盗方法及系统,用以通过结算箱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并将生物特征信息与放入结算箱的商品图像进行关联,达到基于关联的生物特征信息定位被盗商品的嫌疑用户的目的,防止商品被盗。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结算箱的商品防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结算箱,识别用户放入扫描区域的待付款商品,同时利用设置的摄像头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并将采集的用户生物特征信息与放入所述扫描区域内的所有待付款商品进行关联;
根据扫描结果,显示待付款商品的总价,供用户付款;
若监控到存在未付款商品,则根据与未付款商品相关联的生物特征信息,锁定对应用户;
针对被锁定的用户,执行对应的防盗操作。
优选地,所述针对被锁定的用户,执行对应的防盗操作,包括:
针对被锁定的用户,获取结算前摄像头采集的该用户在无人便利店内的购物视频;
对所述购物视频进行图像分析,判断所述购物视频中的用户是否存在如下任一种或多种行为:更换目标商品原始包装的行为,或者更换目标商品原始标签为无效标签的行为,或者撕毁目标商品原始标签的行为;
若存在所述盗窃行为,则产生对应的报警信号;
若不存在所述盗窃行为,则提示用户重新选择对应商品。
优选地,所述针对被锁定的用户,执行对应的防盗操作,包括:
针对被锁定的用户,利用摄像头,获取该用户放入扫描区域的待付款商品的总数量;
将获取的总数量与利用结算箱扫描商品上的射频识别标签得到的商品总数量进行比较,判断二者是否一致;
若利用摄像头获取的待付款商品总数量大于结算箱扫描出的待付款商品总数量,则根据与待付款商品相关联的生物特征信息,提取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对应的用户在无人便利店内的购物视频;
根据所述购物视频,判断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对应的用户是否存在故意遮挡或者隐藏待付款商品标签的盗窃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缤果可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缤果可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92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靶材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翻转机构及翻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