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持多表合抄的多端多模物联网通讯终端及其抄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318654.3 | 申请日: | 2018-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27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 发明(设计)人: | 汪晓华;林今;唐明;连利波;张凯;王剑;王枭;何仲潇;侯岚;袁明虎;周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51245 成都盈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崔建中 |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采集单元 无线通信单元 通讯终端 物联网 多模 无线通信子单元 数据处理单元 子单元 抄表 表计数据 工程施工 快速接入 配置单元 配置接口 设备改造 通信终端 无线网络 一端连接 传感器 表计 减小 研发 配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多表合抄的多端多模物联网通讯终端及其抄表方法。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单元和数据采集单元分别连接到数据处理单元;配置接口通过配置单元分别连接到无线通信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数据采集单元;RS485接口和/或RS232接口一端连接到数据采集单元,另一端用于连接多个表计;无线通信单元包括LoRa无线通信子单元和/或NB‑IoT无线通信子单元和/或WIFI无线通信子单元和/或GPRS通信子单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多端多模物联网通讯终端进行配置实现不同类型不同协议传感器或表计数据快速接入不同模式的无线网络,降低研发成本、提高老旧设备改造效率以及减小工程施工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支持多表合抄的多端多模物联网通讯终端及其抄表方法。
背景技术
以LoRa、NB-IoT技术为代表的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刺激了电力、水利、石油、化工、交通、环保、环境等各行各业传感器和表计数据大规模无线接入网络的需求。
目前,市面上存在大量的LoRa、NB-IoT、eMTC以及WIFI等各种通讯模式的通讯终端。这些通讯终端的应用方面却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假设某小区要通过无线方式远程抄读每家居民用户的水、电、气、热表,这些水、电、气、热表的相关信息如下:
由上表可知,水、电、气、热表的通信协议、无线通讯方式、数据上送方式以及需要远程抄读的数据的数量和种类不尽相同,这是典型的“多端多模”的数据接入场景,现有技术中却没有任何一种通讯终端可以通过灵活的软、硬件配置同时支持以上各种数据通讯需求。
现有技术中的通讯终端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通讯终端绝大多数只能工作在透传方式(单端),即通讯终端只能被动接收传感器或表计发送的数据,不能向传感器或表计发送读取数据命令。这类通讯终端,能直接适用于可主动上传数据的传感器或表计(如表中的水表),不能直接适用于依赖主机下发数据查询命令的传感器或表计。若想适用于依赖主机下发数据查询命令的传感器或表计,必须进行二次开发,重新进行系统集成,因此,增加了研发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并且应用性不强。
2)个别通讯终端支持下发命令抄读数据,但其只能配置一条下发命令,只能适用于只需要读取一条表计数据的情形(如表中的水表、气表、热表),且一台通讯终端只能接一种传感器或表计,不能适用于需要获取多条表计数据的情形(如表中的电表,事实上需获取多条表计数据的情形非常常见)。若想获取多条数据,必须定制开发,因此,系统集成度低,二次研发成本高,不利于推广。
3)通讯终端只能固定工作在一种通讯模式(单模)。这类通讯终端,只能通过固定的一种无线通讯方式入网,不能灵活通过硬件配置实现不同无线通讯方式入网或者几种不同的无线通讯方式同时入网。当客户有不同无线方式入网需求时,往往需要二次开发或重新寻找原通讯终端的替代品,无法通过简单的硬件配置快速达到多模接入网络的目的,同样,增加了研发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并且应用性不强。
如果用现有的通信终端要实现前文所提及的需求,必须制定如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由此可见,
1)不同通信协议的表计需定制化开发软硬件,或者购买不同的通讯终端;
2)不同通信模式的表计需定制化开发软硬件,或者购买不同的通讯终端;
3)多表并接的表计需定制化开发软硬件,或者购买不同的通讯终端。
因此,同一套通讯终端不具备通用性且存在较大的二次研发工作,这极大地提高了客户的使用门槛,同时降低了工作效率,存在较严重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持多表合抄的多端多模物联网通讯终端及其抄表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86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温度传感器的测量传输方法
- 下一篇:用于居民电能集抄系统的通信转换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