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多孔淀粉负载紫杉醇纳米粒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16835.2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49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赵修华;王玲玲;付玉杰;吴微微;吴铭芳;李媛媛;张晓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0 | 分类号: | A61K9/50;A61K47/36;A61K31/337;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多孔 淀粉 负载 紫杉醇 纳米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多孔淀粉负载紫杉醇纳米粒的制备工艺。与以往多孔淀粉载药不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多孔淀粉吸附方法,将紫杉醇以无定型的纳米粒形式负载到多孔淀粉中。本发明得到的多孔淀粉负载紫杉醇纳米粒(PNPS)的溶出速率和生物利用度与原药和传统工艺制备的多孔淀粉负载紫杉醇(PPS)相比,都得到了显著地提高。此外,本发明中使用的工艺具有操作简单,制备周期短,成本低,易于扩大,易于产业化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多孔淀粉负载紫杉醇纳米粒的制备工艺,特别涉及了一种通过改变药物在多孔淀粉孔隙中的负载形式,提高多孔淀粉作为载体对药物生物利用度改善效果的新工艺。
背景技术
紫杉醇是目前已发现的最优秀的天然抗癌药物,在临床上已经广泛用于乳腺癌、卵巢癌和部分头颈癌和肺癌的治疗。对于抗癌药物紫杉醇而言,血管外给药方式,尤其是口服给药,能大大提高患者顺应性和长期自主给药的可能性。然而,紫杉醇若要通过胃肠道被吸收,必须首先克服其溶解度差的问题。因此,改善紫杉醇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孔淀粉是一种生物相容性好,易降解,毒性低且吸附性强的载体,曾多次被应用到改善难溶性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研究中。选择多孔淀粉作为载体,的确可以一定程度的改善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但由于多孔淀粉和许多药物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具有一定吸附力,阻碍了药物的释放,直接影响到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本发明中,将多孔淀粉传统的吸附方法与反溶剂相结合,形成一种新型多孔淀粉负载紫杉醇纳米粒的制备工艺,使得紫杉醇在多孔淀粉孔隙中以纳米粒子的形式负载,通过减少紫杉醇与多孔淀粉的接触面积,降低了紫杉醇与多孔淀粉之间的结合力,消减了多孔淀粉在紫杉醇释放过程中的阻力,进而紫杉醇的生物利用度得到了更充分的改善。且该工艺适用的药物可选范围很大,除紫杉醇外,还可以应用到很多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改善的研究中。此外,本工艺具有操作简单,制备周期短,成本低,易于扩大,易于产业化的优点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紫杉醇水溶性差和生物利用度低等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多孔淀粉负载紫杉醇纳米粒子的制备工艺,在保留多孔淀粉作为药物载体的优势的同时克服了其存在的缺陷,使得紫杉醇的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都得到了十分明显的改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多孔淀粉负载紫杉醇纳米粒的制备工艺将紫杉醇以纳米粒的形式负载到多孔淀粉中,有效减小了多孔淀粉与紫杉醇分子间的结合力,消减了多孔淀粉在药物释放过程中的阻碍作用,传统工艺制备的多孔淀粉负载紫杉醇(PPS)和本工艺制备的多孔淀粉负载紫杉醇纳米粒(PNPS)的形貌图如附图1所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多孔淀粉负载紫杉醇纳米粒的制备工艺,将紫杉醇从原来的晶体形态改变为无定型态,其XRD的检测结果如附图2所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多孔淀粉负载紫杉醇纳米粒的制备工艺,将紫杉醇在去离子水中的饱和溶剂度提高到7.971ng/mL,是紫杉醇原药的16.10倍。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多孔淀粉负载紫杉醇纳米粒的制备工艺,该工艺制备的PNPS的溶出速率比紫杉醇原药和传统工艺制备的PPS有显著地提高,如附图3所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多孔淀粉负载紫杉醇纳米粒的制备工艺,该工艺制备的PNPS的最高血药浓度为634.90ng/mL,是原紫衫醇的9.79倍,而传统工艺制备的PPS的最高血药浓度为303.33ng/mL,仅为紫杉醇原药的4.61倍,如附图4所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多孔淀粉负载紫杉醇纳米粒的制备工艺,该工艺制备的PNPS对小鼠肺癌细胞的抑制率较紫杉醇原药有了明显的提高,如附图5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68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