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龙耳瓶造型的钧瓷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16514.2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9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温钇博;温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禹州市兆恒瓷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4C1/22 | 分类号: | B44C1/22;B44C5/00;B28B1/16;B28B11/04;B28B11/08;B28B11/18;B28B11/24 |
代理公司: | 郑州多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1 | 代理人: | 武顺营 |
地址: | 46167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造型 钧瓷 工艺品 工艺品制造 合拢 材料粉碎 生产效率 制作模具 晾干 风干 灌浆 黄长石 入浆口 白土 灌入 过筛 黑毛 浆料 坯浆 球磨 上釉 石英 素烧 修型 粘接 制浆 制作 烧制 打磨 模具 成型 砂石 雕刻 制造 | ||
一种龙耳瓶造型的钧瓷工艺品的制造方法,属于工艺品制造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雕刻造型;2、制作模具;3、制浆;4、灌浆;5、晾干;6、粘接;7、修型,8、素烧;9、打磨;10、上釉;11、风干;12、修釉;13、烧制;所述的步骤3是采用包括石英,黄长石,黑毛土,青碱,砂石,白土的材料粉碎,过筛,球磨,使之成为180‑260目的粉末,制成浆料;所述的步骤4是将制作好的模具合拢,将坯浆从入浆口灌入,具有生产效率高,坯型成型快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艺品制造领域,特别涉及造型为龙耳瓶的钧瓷工艺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钧瓷工艺品,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品,以色彩斑斓为特色,大多的钧瓷工艺品都是以动物,植物,器物,故事,雕塑等造型为器型,加上钧瓷的色彩,衬托出所描述原型的艺术特色,同时,针对不同的器型,需要采取不同的制作工艺和方法,采用不同的泥土和釉料,才能够完整的表现该器型的创作意图,同时由于钧瓷的窑变的特点,基本难以精确控制所最终呈现出的色彩及色彩分布,这也正是钧瓷的特色之一;龙耳瓶是我国传统工艺品的一个典型器型,经过多代人改进后,广为流传,同时,人们根据龙耳瓶的造型,制作出了玉器,石器,铜器,瓷器等各种材质的龙耳瓶,由于钧瓷的特点是善于表达丰富多彩的外观,于是就产生了如图1所示的钧瓷龙耳瓶。
发明内容
针对龙耳瓶造型的钧瓷工艺品的设计特点和创作理念,同时沿袭古代龙耳瓶的制作风格,本发明提出一种龙耳瓶造型的钧瓷工艺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雕刻造型;2、制作模具;3、制浆;4、灌浆;5、晾干;6、粘接;7、修型,8、素烧;9、打磨;10、上釉;11、风干;12、修釉;13、烧制。
所述的步骤1是采用木材或者泥进行雕刻,分别雕刻出龙耳造型和瓶体造型。
所述的步骤2是采用石膏浇注在雕刻模型的外表面,在几何对称面设置分型面,并将石膏外部成型为方形,留出入浆口;去除雕刻模型,就形成由两半个模具分体,扣合后其内腔分别与龙耳和瓶体的外形相同;所述的模具分为两套,一套龙耳模具,一套瓶体模具。
所述的步骤3是采用包括石英,黄长石,黑毛土,青碱,砂石,白土的材料粉碎,过筛,球磨,使之成为180-260目的粉末;其中各种成分的比例为石英10%-15%,黄长石10%-15%,黑毛土8%-12%,青碱6%-10%,砂石15%-15%,白土30%-35%;混合搅拌均匀,加水搅拌成为50%水分的坯浆。
所述的步骤4是将制作好的模具合拢,将坯浆从入浆口灌入,经过一段时间后倒出,等模具内的坯浆晾干到水分为30%-40%时,再次将坯浆灌入,反复多次,直到模具内腔的坯浆厚度达到龙耳和瓶体的壁厚时结束。
所述的步骤5是将灌浆后形成的坯型硬化后,打开模具,将坯型从模具内取出,放在阴凉处晾干到含水率为20%。
所述的步骤6是将步骤5晾干的坯型组合,将两个龙耳分别对称的粘接在瓶体口颈部的两侧,形成龙耳;所述的粘接是采用坯浆涂抹在粘接处,将龙耳与瓶体对接,用工具将粘接缝隙处抹平并修整光滑。
所述的步骤7是将粘接好龙耳的坯型进一步晾干后对外形进行修整,去掉边角毛刺,并将整体表面打磨光滑,然后晾干至没有水分。
所述的步骤8是将步骤7修整过且晾干后的坯型,装入素烧窑进行素烧,其素烧过程是在830°C的温度下烧制5-6小时,因为整体器型壁厚较薄,温度过高容易产生变形。
所述的步骤9是将素烧后的坯型在窑中自然降温到大气温度时,从窑中取出,拣选合格品,采用砂纸进行打磨,将表面因烧制形成的表面氧化层去除,以增加坯型和釉料的结合力。
所述的步骤10是将打磨后的坯型,进行上釉,其上釉方法为蘸釉和刷釉结合,第一次先将整个坯型浸入釉浆内,停滞一段时间,取出后让多余的釉浆沥干,反复多次,其蘸釉的厚度1-2毫米,晾干或者烘干后采用人工在其表面刷釉,补齐釉层不均匀的地方及蘸釉时的夹缝处的釉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禹州市兆恒瓷业有限公司,未经禹州市兆恒瓷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65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化铝冷烫膜
- 下一篇:一种立体纸浆模塑制品上的植绒装置及植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