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色金属柔性轧制厚度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16426.2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62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姬亚锋;段晋芮;马立峰;彭文;江连运;赵春江;韩贺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B37/20 | 分类号: | B21B37/20 |
代理公司: | 14101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思俊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厚度控制 轧制 金属板带 柔性轧制 轧制过程 小坯料 轧制力 参数动态调整 自动控制技术 辊缝调节量 板带样本 板带轧制 辊缝调节 厚度监测 厚度曲线 厚度增量 宽度变化 速度波动 旋转一周 支撑辊 带钢 精轧 压下 轧机 轧件 样本 采集 跟踪 | ||
一种有色金属柔性轧制厚度控制方法,属于板带轧制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实施步骤为:(1)采集轧制中轧件的轧制力及对应的轧制速度;(2)确定支撑辊旋转一周的轧制力总体平均值(3)确定机架间带钢厚度h;(4)依据板带样本长度跟踪进行厚度控制,确定各道次的样本长度Li;(5)利用前道次厚度曲线确定后道次轧制过程辊缝调节曲线;(6)考虑轧制过程中各参数动态调整厚度增量变化及轧机压下效率,忽略速度波动和精轧过程中宽度变化,确定AGC系统的调节量;(7)确定AGC系统的最终辊缝调节量。优点是本发明解决了多规格、小坯料金属板带无法进行厚度监测的问题;提高小坯料金属板带的厚度控制精度和成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板带轧制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色金属柔性轧制厚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板带轧制过程中,包括钢带、铝带、铜带等轧制过程,最常用的厚度控制方法是通过机架出口安装的测厚仪对板带的实际厚度进行测量,并进而通过调节轧机的辊缝来对板带厚度进行反馈控制,这种厚度控制方法称之为监控AGC(Automatic Gage Control)。
监控AGC的测厚仪一般安装在离直接产生厚度变化的辊缝较远的地方,如板带热连轧机的出口测厚仪要求安装在离末机架工作辊中心线约1000~3000mm左右,这种安装的不足之处是对于对于多规格、小坯料的有色金属,板带长度有限,轧制过程无法利用测厚仪对板材厚度进行测量,不能检测出板材的厚度变化值,即不能得到实际轧出的板带厚度波动情况,导致最终的板带厚度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降低了板材的成材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色金属柔性轧制厚度控制方法,可有效地提高板带轧制过程的厚度控制精度。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TDC中开辟存储空间,在轧制过程中每2ms采集一次轧件的轧制力及对应的轧制速度并存储;在数据采样过程中,设立阈值,删除超过阈值的变量,并对采样次数减1;
步骤2、通过数据平滑处理,把支撑辊一周平均分为N个单元,采用单元跟踪对每个单元的轧制力采样平均。开辟一个长度为N+1的移位寄存器F(0)、F(1)、···、F(N-1)、F(N),当一个单元的轧制力平均值计算结束之后,把寄存器中原有的值顺次前移,并把新取得的轧制力平均值寄存到移位寄存器F(N),得出支撑辊旋转一周的轧制力总体平均值
式中,ne为已经轧过的样本单元数,F(i)为支撑辊上第i个单元的轧制力平均值,kN;
步骤3、根据实测轧制力,考虑轧制过程中的相关修正和补偿,确定机架间带钢厚度h;
步骤3.1、确定轧机辊系弹跳变形量SF;
步骤3.1.1、根据现场压靠实验方法采集机架的辊缝和轧制力数据,利用多项式回归轧机牌坊弹跳特性曲线方程:
式中,F为实测轧制力,kN,S为辊缝,mm,a0~a4为轧机弹跳曲线系数;步骤3.1.2、根据轧机牌坊弹跳特性曲线方程,确定轧机牌坊弹跳量:
SH=f(F)-f(F0)
式中,F0为清零轧制力,kN;
步骤3.1.3、确定轧机辊系挠曲特性曲线:
式中,w为带钢宽度,mm,β0~β3为辊系挠曲特性曲线系数,ε1为临界值,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64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辊压机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五机架冷连轧高强钢板带的单边浪板形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