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固体电解质界面层的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14692.1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9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赖信华;国海超;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银隆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赖俊科 |
地址: | 6114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固体 电解质 界面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固体电解质界面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负极极片表面采用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形成固体电解质层,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预设温度条件下,将负极极片置于氮气氛围中;其中,所述预设温度为-50℃至-30℃;
步骤2,将所述负极极片放入氢氧化锂溶液中进行表面吸附;
步骤3,将步骤2吸附后的负极极片再置于所述氮气氛围中,控制温度在-45℃至-35℃之间;
步骤4,将步骤3后的负极极片放入H3PO4溶液中进行表面吸附;其中,所述负极极片采用人造或天然石墨或Si-C中的任意一种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固体电解质界面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循环所述步骤1至所述步骤4,循环次数为5至30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固体电解质界面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氮气为高纯氮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固体电解质界面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预设温度为-50℃至-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固体电解质界面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负极极片置于所述氮气氛围中的时长为5分钟至6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固体电解质界面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氢氧化锂溶液为饱和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固体电解质界面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氮气氛围为高纯氮气,且温度为-45℃至-4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固体电解质界面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H3PO4溶液为饱和溶液。
9.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负极极片、固体电解质界面层、正极极片及电解液;所述固体电解质界面层采用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固体电解质界面层的制备方法制成,并沉积在所述负极极片上;
所述锂离子电池由所述负极极片、所述固体电解质界面层、所述正极极片及所述电解液经辊压、卷绕、烘烤、注液、老化、化成工序而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片采用磷酸铁锂、钴酸锂或锰酸锂中的任意一种制成;所述负极极片采用人造或天然石墨或Si-C中的任意一种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银隆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银隆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469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弯曲穿戴式锂离子电池
- 下一篇:锂电池腔体负压化成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