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表面处理废物的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14349.7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2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陆会岭;刘大勇;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华昊废金属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00 | 分类号: | C22B1/00;C22B7/00;C22B23/00;C01D5/00;C04B18/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70 | 代理人: | 陈丹 |
地址: | 22571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表面处理 废物 废酸 混合浆液 预处理 滤渣 压滤 制备 硫酸钠 金属表面处理行业 资源化综合利用 质量百分比 参数设计 混凝土砖 金属离子 混合液 硫酸盐 酸浸槽 铁颗粒 电镀 泵入 调浆 浸取 镍板 酸浸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表面处理废物的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搅拌调浆;酸浸:按照混合浆液与废酸的质量百分比为2:1~1.5:1,将混合浆液与废酸同步泵入酸浸槽,并将混合浆液与废酸的混合液的pH值调节至1~2,搅拌浸取3~5小时,使得金属表面处理废物中的金属离子铁、镍、铬以及铜形成硫酸盐;第一次压滤以及水洗、第二次压滤,形成滤液与滤渣。其中金属表面处理废物以及废酸均来自于金属表面处理行业及/或电镀行业。本发明利用上述步骤再结合具体的参数设计,既是对金属表面处理废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又为后续利用金属表面处理废物的滤液制备镍板和硫酸钠以及滤渣制备铁颗粒以及混凝土砖的原料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表面处理废物的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表面处理废物的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不锈钢企业及电镀企业对金属表面处理加工过程中,其不锈钢酸洗污泥中含镍、铬、铁,电镀污泥中含镍、铜、锌、铁等金属元素,属于危险废物。对该类废物,如不进行无害化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另一方面,污泥中镍、铬、铜、铁等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工业利用价值,如果不加以回收,则意味着资源的巨大浪费,所以对污泥的无害化处置,回收污泥中有价金属元素,实现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既是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循环经济的需要。
但是,要达到上述目的,则必须对金属表面处理废物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的好坏也决定了后续滤液以及滤渣的处理质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金属表面处理废物的预处理方法,为金属表面处理废物的后续处理提供优质的预先处理。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表面处理废物的预处理方法,该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搅拌调浆:将金属表面处理废物投入搅拌机,同步加水并进行搅拌制得混合浆液,其中,该金属表面处理废物与水的质量百分比为1:1.5~1:2,且该混合浆液的含水率为75~85%;
步骤2,酸浸:按照该混合浆液与废酸的质量百分比为2:1~1.5:1,将该混合浆液与该废酸同步泵入酸浸槽,并将该混合浆液与该废酸的混合液的pH值调节至1~2,搅拌浸取3~5小时,使得该金属表面处理废物中的金属离子铁、镍、铬以及铜形成硫酸盐,其中该废酸中的硫酸浓度为15%~18%,且该金属表面处理废物以及该废酸均来自于金属表面处理行业及/或电镀行业;
步骤3,第一次压滤:将经步骤2充分酸浸后形成的酸浸液输入板框压滤机进行压滤形成第一滤液和第一滤渣,金属离子铁、镍、铬以及铜形成的硫酸盐溶解于该第一滤液中,硫酸钙以及氧化硅留在该第一滤渣中,且该第一滤液进入后续滤液处理程序中;以及
步骤4,水洗、第二次压滤:对该第一滤渣进行水洗,且再次经板框压滤机压滤后形成第二滤渣并进入后道滤渣处理程序,其中,该水洗采用回用水,该第二次压滤产生的洗渣水回用至步骤1中,且该第二滤渣的含水率为60%。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滤液经该滤液处理程序生产镍板以及硫酸钠。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二滤渣经该滤渣处理程序生产铁颗粒以及混凝土砖原料。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金属表面处理废物为不锈钢酸洗污泥或电镀污泥。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混合浆液与该废酸的质量百分比为2:1。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金属表面处理废物与水的质量百分比为1:2。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混合浆液的含水率为80%。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废酸中的硫酸浓度为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华昊废金属综合利用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华昊废金属综合利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43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