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端密封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14331.7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9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牟海峰;王树涛;赵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信德玛珂增压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16 | 分类号: | F04D29/16;F04D29/063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李树祥 |
地址: | 261100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北海路***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增压器压气 密封结构 防漏油 润滑油 机端 外漏 正压 润滑油泄漏 压气机叶轮 负压 叶片 驱动 削弱 阻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端密封结构,包括中间体,中间体上设置有通过产生正压阻碍润滑油泄漏的防漏油单元。本发明通过设置防漏油单元,使中间体与压气机叶轮叶片之间形成正压将驱动润滑油外漏的负压削弱或消除,减少了润滑油的外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端密封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如图1-4所示,现有的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包括涡轮壳1、涡轮轴2、涡端密封环3、隔热罩4、浮动轴承挡圈5、浮动轴承6、中间体7、止推套8、止推轴承9、密封套10、油腔堵盖O型圈11、油腔堵盖12、压端密封环14、油腔堵盖挡圈15、压端密封圈16、压气机轮17、自锁螺母18、压气机壳19、压端螺栓20、压端压板21、涡端螺栓22、弹簧垫圈23、涡端压板24。
但是压气机轮17上的压气机叶轮叶片28的一侧沿其轴向较中间体7的一端面(扩压面)凸出,当压气机叶轮叶片28高速旋转时气流走向如图2中箭头所示,这样压气机叶轮叶片28的轮背与中间体7间容易形成负压,容易漏润滑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以防止润滑油漏出的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端密封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端密封结构,包括中间体,中间体上设置有通过产生正压阻碍润滑油泄漏的防漏油单元。
以下是本发明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防漏油单元包括在中间体上开设的环形结构的凹槽。
进一步优化: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弧形。
进一步优化:所述凹槽横截面所在圆的直径大于叶轮叶片大径端的外圆周沿其轴向的厚度。
进一步优化:所述中间体上设置有油腔堵盖,油腔堵盖的一端面与叶轮叶片之间形成环形结构的间隙。
进一步优化:所述间隙在油腔堵盖轴线方向的宽度沿间隙的径向由内而外逐渐增大。
进一步优化:所述中间体内同轴装配有双环槽密封套。
进一步优化:所述双环槽密封套上设置有环形结构的压端密封环,压端密封环设置为两个且间隔一定距离平行设置。
进一步优化:所述油腔堵盖上开设有用于储油和阻碍润滑油流动的储油槽。
进一步优化:所述储油槽的横截面为直角U型结构,储油槽开口端的延长线与相应的压端密封环重叠一部分。
使用时,油腔堵盖与密封套之间漏出的润滑油在负压的作用下沿空气的流向移动,当其流至压端密封环的位置时,两压端密封环对其进行阻挡,同时部分润滑油流至储油槽内,以及由于凹槽的开设使得中间体与压气机叶轮叶片的轮背之间形成正压,该正压一直作用至油腔堵盖与压气机叶轮叶片之间并与驱动润滑油移动的负压相抵消,将润滑油的外漏降至最低或不漏油。
本发明通过设置凹槽,使中间体与压气机叶轮叶片之间形成正压将驱动润滑油外漏的负压削弱或消除,减少了润滑油的外漏,通过设置储油槽,实现了对油腔堵盖与密封套之间润滑油的储存及阻碍,通过设置两道压端密封环,实现了对润滑油的封堵,减少了润滑油的外漏量,通过将油腔堵盖与压气机叶轮叶片之间的缝隙设置的更加窄细,削减了负压的压力,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实施推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信德玛珂增压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信德玛珂增压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43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