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善钛基内生非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热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13062.2 | 申请日: | 2018-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8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胜;令狐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2C45/10 | 分类号: | C22C45/10;C22F1/18;C22C30/02;C22C1/02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卢茂春 |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非晶复合材料 钛基 热加工 力学性能 大气环境 断裂应变 温度区间 复合材料 变形量 高塑性 过冷液 应变量 应变率 原子数 制备 保温 加热 冷却 屈服 变形 优化 | ||
改善钛基内生非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热加工方法,所述钛基内生非晶复合材料是按原子数百分比Ti40Zr24V12Cu5Be19;所述的非晶复合材料加热至过冷液相温度区间、保温3~10分钟、变形时应变率范围为0.0001/s~0.01/s、且变形量在4%~40%应变量后,大气环境冷却至室温。本发明的非晶复合材料具有屈服强度是1510MPa~1960MPa,断裂应变是24.5%~3.6%的性能。本发明具有通过优化内生非晶复合材料组织来制备高强度、高塑性复合材料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改善钛基内生晶体相增韧的非晶复合材料室温力学性能的二次变形加工方法。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由内生晶体相与非晶相组成的非晶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钛基非晶合金因其混乱排列的原子结构,具有晶态合金无法比拟的力学性能,如高强度、高硬度、弹性性能优良等,使其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非晶合金室温变形通过高度局域的剪切带来实现,拉伸断裂无任何塑性,严重制约了其结构工程应用。内生钛基非晶复合材料是在非晶基体上原位生成β钛枝晶,兼有晶体钛合金与钛基非晶合金的优点,室温呈现大的“加工硬化”阶段。与传统钛合金相比,Ti44Zr20V12Cu5Be19非晶复合材料不仅强度高(抗拉强度1640 MPa)、塑性高(拉伸断裂应变15.5 %)、韧性高(断裂韧性介于43.8-61.6 MPa m1/2),还具有密度低(4.97-5.2 g/cm3)、比强度高(315 MPa·cm3/g)等优点。此外,这类材料不像单相非晶受玻璃形成能力的严格制约,不需要形成全非晶相,能够形成大尺寸的铸锭,如张海峰等铸造出150 g、直径达50 mm 的Ti50Zr23Ni3Cu6Be18非晶复合材料。因此,内生钛基非晶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建筑、体育用品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已有研究表明,非晶合金在0.7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通过对吸铸工艺得到的钛基内生晶体相增韧的非晶复合材料进行二次变形加工以改善该材料的室温力学性能,从而得到高强度和良好塑性的非晶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改善内生非晶复合材料室温塑性和加工硬化能力的方法,且工艺简单易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改善钛基内生非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热加工方法,包括下述内容:
(1)制备原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30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基多孔非晶合金以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锆基多孔非晶合金及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