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线矢量数据的自动校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12041.9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66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王琦;王海燕;朱玉明;王鹏;吴志成;王俊;张玉辉;王岩;徐正亚;王楠;杨阳;刘叶波;陈立忠;王雪梅;兰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8 | 分类号: | G06F30/18;G06Q50/26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周恒 |
地址: | 10007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线 矢量 数据 自动 校验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GIS技术、软件研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线矢量数据的自动校验方法,其包括:管线数据调用模块调用档案馆和权属单位管线矢量数据;数据校验模块对调用的档案馆和权属单位管线矢量数据进行自动校验;差异显示模块根据自动校验结果展示档案馆和权属单位管线数据的差异。本发明通过GIS技术中叠加分析中的求交分析与软件开发技术相结合,在进行叠加分析之后,通过对比数据项的长度相结合进行动态校验。本发明通过管线矢量数据动态校验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数据校验的效率和准确度;同时高效地解决了实际应用中城市档案馆管线数据和各权属单位管线数据不匹配的问题,为实现城市管线数据动态更新管理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GIS技术、软件研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线矢量数据的自动校验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地下管线管理条例不健全等原因,导致城市档案馆的管线基础数据往往是定期普查的数据,新的地下管线不断建设、不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管线被废弃或更换,各类新建、改建管线数据留存在管线权属单位,造成城市档案馆与各管线权属单位的管线信息不匹配,无法确认城市地下管线数据的实时状态。管线数据比对校验是实现管线数据动态更新的基础,如何实现管线矢量数据的自动校验是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都是通过人工手动校验,工作量繁重且容易造成失误,长此以往,导致后续很难依据档案馆的管线基础数据对新建管线进行合理规划,所以实现管线基础数据校验比对十分重要。
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软件开发技术结合各专业性技术领域,实现了相应的自动化,由此通过软件技术实现GIS领域中管线数据自动校验的工作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城市档案馆管线数据和各类管线权属单位的管线数据信息不匹配的问题,如何提出一种管线矢量数据自动校验的方法,对档案馆和各类管线权属单位的数据进行自动对比。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管线矢量数据的自动校验方法,所述自动校验方法基于自动校验系统来实施,所述自动校验系统包括:管线数据调用模块、数据校验模块、差异与否判断模块;
所述自动校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管线数据调用模块调用档案馆和权属单位管线矢量数据;
步骤2:数据校验模块对调用的档案馆和权属单位管线矢量数据进行自动校验;
步骤3:差异显示模块根据自动校验结果展示档案馆和权属单位管线数据的差异。
其中,所述管线数据调用模块包括:矢量数据文件获取单元、地图服务发布单元、调用加载单元;
所述步骤1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11:矢量数据文件获取单元获取档案馆管线矢量数据文件和权属单位管线矢量数据文件;
步骤12:地图服务发布单元通过ArcGIS系列软件,将档案馆管线矢量数据文件和权属单位管线矢量数据文件发布成GIS地图服务;
步骤13:调用加载单元调用GIS地图服务接口,通过调用ArcGIS提供的地图服务调用方法加载档案馆管线矢量数据文件和权属单位管线矢量数据文件中的管线矢量数据。
其中,所述数据校验模块包括:数据项总数获取单元、数据项总数均等与否判断单元、求交分析单元、比较单元;
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21:数据项总数获取单元根据步骤12中发布的GIS地图服务接口,通过ArcGIS开发接口提供的属性查询方法得到档案馆管线矢量数据中的数据项总数,和权属单位管线矢量数据中数据项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20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