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阶段充电的电池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11915.9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6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峰铭;张欣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普动力新能源(常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4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阶段 充电 电池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管理方法,利用控制单元以及时间计数单元在电池管理系统的全工作周期中设定时间戳以建立固定的工作排程。时间戳将全工作周期划分为一或多个时间区段。在每一时间区段中,控制单元可以通过调节单元控制充电单元将充电电池先充至未饱和电量并待机,直到下一时间区段开始之前,再将充电电池续充至满充电容量。因此,充电电池不仅可以依照固定的工作排程稳定且重复地循环运作,还可以避免长时间处于满充电容量的状态造成电池寿命的缩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管理方法,特别是有关一种通过两阶段充电以延长电池寿命的电池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充电电池如锂电池的应用,可用于按照固定工作排程稳定且重复地周期性循环运作的设备或装置,例如扫地机器人。以扫地机器人为例,扫地机器人在一天24小时的循环中,会定时离开充电座出去工作;由于扫地机器人通常维持在同一场所中进行工作,工作的时间鲜少有变化,因此扫地机器人也通常在大致固定的时间回到充电座充电。在公知技术中,当扫地机器人回到充电座时,充电座会直接将扫地机器人的充电电池充饱,使得充电电池维持满充电容量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扫地机器人下一次出去工作。
但是,当电池处于满充电容量的状态,容易造成电池寿命的缩短。举例来说,一般具有能够有效反复充电500次以上规格的充电电池,如果长期处于满充电容量的状态,往往会使得实际上能够有效反复充电的次数少于100次。
另外,在扫地机器人的操作系统中加入可辨识绝对时间的时钟,虽然有助于操作系统根据用户所设定的工作排程以及用户的使用习惯,弹性调整充电电池充饱的时间点以及工作模式,但是,前述的系统架构设计起来较为复杂、系统运算更为费时耗能,而且组件配置成本也较为昂贵。
因此,有必要发展一种简单而稳定的电池管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而稳定的电池管理方法,藉由两阶段充电的设计避免让充电电池长时间处于满充电容量的状态下,并让充电电池的电池寿命得以延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阶段充电的电池管理方法,适用于一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耦接于充电单元并具有控制单元、时间计数单元、调节单元以及充电电池。所述电池管理方法具有所述控制单元建立所述充电电池的工作排程,其中所述工作排程具有时间戳;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调节单元控制所述充电单元对所述充电电池开始进行充电至低于所述充电电池的满充电容量的未饱和电量;以及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时间戳以及所述时间计数单元的计数值判断是否将所述充电电池补充电至所述满充电容量。
本发明适用于一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管理方法,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利用控制单元以及时间计数单元在电池管理系统的全工作周期中设定固定的时间戳以建立固定的工作排程。时间戳将全工作周期划分为一或多个时间区段,且每一时间区段的时间长度对应于时间计数单元的计数值。在每一时间区段中,控制单元可以通过调节单元控制充电单元将工作(放电)完毕的充电电池先充至未饱和电量并待机,直到下一时间区段开始之前,再将即将进入工作状态的充电电池续充至满充电容量。也就是说,藉由本发明的电池管理方法,充电电池不仅可以在无人为介入的状态下依照固定的工作排程稳定且重复地周期性循环运作,还可以避免长时间处于满充电容量的状态造成电池寿命的缩短。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简单且稳定的电池管理方法,可以达到确保充电电池以满充电容量开始工作以及延长电池寿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电池管理系统的方块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电池管理方法进行两阶段充电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在只有1个时间戳被建立时电池管理方法建立工作排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在复数个时间戳被建立时电池管理方法建立工作排程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普动力新能源(常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太普动力新能源(常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19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