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受电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310518.X | 申请日: | 2018-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1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冯叶;陈珍宝;林平;陈明国;莫文芳;彭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0 | 分类号: | B60L5/30;B60L5/20;B60L5/18 |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李美丽 |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电器,包括底座和弓头,弓头底部设有第一竖直杆,底座上设有第二竖直杆,大拉簧一端与底座固连,推拉杆及大拉簧另一端与L型下臂的一端铰接,L型下臂的折弯点与第二竖直杆中段铰接,第二竖直杆顶端与拉杆一端铰接,Z型过渡底座一端与L型上臂中段铰接,Z型过渡底座另一端与L型下臂的另一端铰接,拉杆另一端与L型下臂中段铰接,小拉簧一端与Z型过渡底座固连,小拉簧另一端与过渡杆一端铰接,过渡杆另一端与L型上臂中段铰接;平衡杆一端与Z型过渡底座的中段铰接,平衡杆另一端与第一竖直杆的底端铰接,L型上臂的一端与第一竖直杆顶端铰接。本发明在车辆纵向安装尺寸小,高度方向升弓高度大,能够电动和/或手动升降。
技术领域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受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节能、环保等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理念不断提升,储能式有轨电车应运而生,所谓储能式有轨电车是指使用储能元件来存储电能作为动力进行牵引,车辆采用安装在车顶的受电器与接触轨接触获取电流,具有绿色环保的的优点,正是由于上述特点,该车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广使用。
储能式有轨电车用受电器,升起一定高度后与车辆顶部带电的触轨接触,实现对车辆受电获得电能,给车辆提供动能。
现有的储能有轨车受电器适应3900的接触轨常规高度,当接触轨高度增加至4500时,受电器升弓高度增加较多,为节省车顶的安装空间,需要研制一种纵向安装尺寸短小,车辆垂直方向升弓高度足够的受电器。并且具备车辆无电时,在客室里面手动升降弓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受电器,在车辆纵向安装尺寸小,高度方向升弓高度大,能够电动和/或手动升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受电器,包括底座和弓头,其结构特点是弓头底部设有第一竖直杆,底座上设有第二竖直杆,底座上还水平设有大拉簧、推拉杆,
还包括过渡杆、L型下臂、拉杆、Z型过渡底座、平衡杆、L型上臂、小拉簧及用于驱动推拉杆移动的驱动机构;
大拉簧的一端与底座固连,推拉杆及大拉簧的另一端与L型下臂的一端铰接于点A,L型下臂的折弯点与第二竖直杆中段铰接于点B,第二竖直杆顶端与拉杆一端铰接于点C,Z型过渡底座的一端与L型上臂中段铰接于点D,Z型过渡底座另一端与L型下臂的另一端铰接于点E,拉杆另一端与L型下臂中段铰接于点F,小拉簧的一端与Z型过渡底座固连,小拉簧的另一端与过渡杆一端铰接于点H,过渡杆另一端与L型上臂中段铰接于点D;平衡杆的一端与Z型过渡底座的中段铰接于点K,平衡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竖直杆的底端铰接于点I,L型上臂的一端与第一竖直杆顶端铰接于点J,L型上臂的另一端悬空,
点B、点C、点F、点E围成平行四边形BCFE,点D、点K、点I、点J围成平行四边形DKIJ;
还包括固设于L型上臂悬空端下方的可在落弓时与L型上臂悬空端相抵接的DK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内设旋转电机的电动推杆,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滑块与推拉杆传动相连,底座上设有对滑块起导向作用的导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软轴,软轴的一端延伸至客室,软轴的另一端通过电动推杆与滑块传动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软轴包括轴芯以及套设在轴芯外的钢丝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具有特殊的多连杆杆机构,具有车辆纵向安装尺寸短,车辆高度方向上升弓高度高的优点。
第二,设置带导轨的电动推杆机构,简化了电动推杆的受力情况,保证电动推杆在长期伸缩的工况下的可靠性;同时,具有收缩特性的弹簧同时提供升弓力,降低了电动推杆的负载力要求,延长了电动推杆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05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升降受电弓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地铁车辆的受流转换自动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