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封端异氰酸酯和聚氨酯对棉织物协同抗皱整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10027.5 | 申请日: | 2018-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51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何瑾馨;史杨洋;董霞;查叶明;周建;杜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科德宝宝翎衬布(南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564 | 分类号: | D06M15/564;D06M15/568;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魏峯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端异 氰酸 聚氨酯 棉织物 协同 抗皱 整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封端异氰酸酯和聚氨酯对棉织物协同抗皱整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棉织物浸入封端异氰酸酯整理液中,二浸二轧,烘干,焙烘,然后将整理后的棉织物浸入水性聚氨酯整理液中,二浸二轧,烘干,焙烘,水洗、烘干。该方法简单,成本低,不增加能耗,便于工业化生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制备得到的免烫织物具有良好的折皱回复性能和强力保留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棉织物协同抗皱整理方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封端异氰酸酯和聚氨酯对棉织物协同抗皱整理方法。
背景技术
棉纤维由于其优异的穿着舒适性、吸湿性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棉织物存在易折皱的缺点,需要对其进行抗皱整理。棉织物起皱的主要原因是棉纤维无定形区中分子链上的羟基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发生滑移,在新的位置形成氢键而阻碍分子链回复到初始状态。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N-羟甲基酰胺类交联剂,但是经这类交联剂整理后棉织物存在甲醛释放的问题,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后来,多元羧酸类交联剂成为研究热点,BTCA被认为是最具有潜力替代2D树脂的交联剂,但是BTCA存在生产成本高、整理后棉织物强力损伤大等问题。不饱和多元羧酸如衣康酸、马来酸等也被用于棉织物抗皱整理,但是整理后织物存在泛黄的问题,且抗皱效果不佳。封端聚氨酯因具有环保、高效、廉价等优点,在纺织品、皮革涂饰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也可作为交联剂用于棉织物的抗皱整理。封端型聚氨酯在高温等条件下发生解封反应,释放出反应活性高的异氰酸酯基团,与棉纤维中羟基交联,从而赋予棉纤维优良抗皱性能。
目前棉织物抗皱整理主要采用一步法整理,即二浸二轧,焙烘,烘干,水洗。一步法整理后整理剂在棉织物内部交联,或者在表面沉积,交联成膜,从而提高棉织物抗皱性能,但是一步法整理后的织物折皱回复性能不够以及织物强力下降明显,且整理剂总用量比较高,而本发明整理方法在提高折皱回复角的同时,可降低整理剂总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封端异氰酸酯和聚氨酯对棉织物协同抗皱整理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棉织物抗皱整理需要的整理剂总用量高以及整理后织物折皱回复性低和强力下降的缺陷。
本发明采用二步整理技术,先采用小分子交联剂进行整理,在棉纤维内部形成交联,然后利用水性聚氨酯进行整理,聚氨酯可以在纤维表面或织物组织间隙中沉积,内部交联与表面沉积成膜两者协同作用使得织物折皱回复性能进一步提高。可以在棉织物抗皱整理过程中选择具有协同作用的聚氨酯,降低整理剂总用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一种封端异氰酸酯和聚氨酯对棉织物整理方法,包括:
(1)将棉织物浸入封端异氰酸酯整理液中,二浸二轧,烘干,焙烘,得到整理的棉织物;其中,整理液中所含封端异氰酸酯的浓度为30g/L~100g/L,所含扩链剂浓度为4.5g/L~15.0g/L;二浸二轧带液率为70%~85%;
(2)将步骤(1)中整理的棉织物浸入水性聚氨酯整理液中,二浸二轧,烘干,焙烘,水洗、烘干,得到封端异氰酸酯和聚氨酯整理后的棉织物;其中,整理液中水性聚氨酯浓度为30g/L~100g/L;二浸二轧带液率为70%~85%。
所述步骤(1)中封端异氰酸酯为异氰酸酯的亚硫酸氢钠封端产物,封端异氰酸酯的制备方法为:将异氰酸酯滴入亚硫酸氢钠水溶液中,25~40℃下搅拌反应,即得。
所述异氰酸酯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中的一种。
所述步骤(1)中扩链剂为二乙醇胺。
所述步骤(1)中烘干的工艺条件为:在热定型机上烘干,烘干温度为50℃~70℃,烘干时间为2min~4min。
所述步骤(1)中焙烘温度为100℃~140℃,焙烘时间为120s~30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科德宝宝翎衬布(南通)有限公司,未经东华大学;科德宝宝翎衬布(南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00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