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藿香蓟修复镉污染农田土壤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09701.8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3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宋波;张云霞;周子阳;宾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藿香蓟 修复 镉污染农田 无二次污染 镉污染土壤 农田土壤 试验数据 田间试验 土壤修复 污染土壤 镉污染 富集 吸附 去除 转运 农田 土壤 应用 种植 | ||
本发明是一种用藿香蓟修复农田镉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证明藿香蓟对镉的吸附;二、证明藿香蓟在实际的镉污染农田土壤修复工程中的可操作性。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通过试验数据表明:藿香蓟对Cd的富集系数BF和转运系数TF都超过了1,且在田间试验中藿香蓟修复Cd污染土壤每亩地种植三茬藿香蓟的去除率为13.2%~15.6%。由此说明藿香蓟对农田土壤镉污染修复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具有修复彻底,适应性强,无二次污染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用藿香蓟修复镉污染农田土壤的方法,属于重金属土壤污染修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土壤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土壤与农产品健康息息相关。人类生产活动,包括采矿、冶炼、污水灌溉和磷肥施用等工农业活动,使大量重金属进入土壤中并富集,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土壤中重金属具有隐蔽性、长效性和难降解性等特点,因此很难用常规办法进行处理
镉(Cd)污染是危害性较大,Cd元素已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列为全球性意义危害化学物质之首。Cd污染不仅会引起土壤功能的失调、土质的下降,还会不同程度损害植物的生理发育,影响植株的生长代谢。Cd通过植物吸收,富集而转移进入食物链危害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在农用地重金属修复领域,植物修复因其具有操作简单、改善土质、环境友好及非破坏性等优点而被使用。在农用地重金属修复领域,植物修复因其具有操作简单、改善土质、环境友好及非破坏性等优点而被使用。超富集植物的筛选作为植物修复技术的关键,成为研究热点之一。Cd污染土壤的植物萃取修复关键在于能找到生长迅速、生物量大、富集能力强、能够适应不同气候环境的超富集植物。国内外学者发现的Cd超富集植物种类繁多,如东南景天、龙葵,印度芥菜等。然而,这些Cd超富集植物都不同程度存在着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地上部生物量较小或田间维护繁琐,成本高等缺点,而各地污染土壤由于重金属浓度、肥力和周边环境的不同,最适合当地的修复植物各不相同。
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 L.),一年生草本。原产亚热带地区,在中国广东、广西、贵州等广泛分布。生山谷、山坡林下或林缘、河边或山坡草地、田边或荒地上。喜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分枝力强。对修复农田土壤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用藿香蓟修复镉污染农田土壤的方法,其旨在修复农田土壤中镉对土壤的污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藿香蓟修复镉污染农田土壤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证明藿香蓟对镉胁迫的吸附
二、证明藿香蓟在实际的镉污染农田土壤修复工程中的可操作性
本发明的优点:藿香蓟在盆栽试验处理组T1和T2中藿香蓟对镉的富集系数BF和迁移系数TF都超过了1,藿香蓟对Cd的富集特性对镉具有较好的吸收和转运能力。在田间试验中,地上部Cd含量平均值为21.13mg·kg-1,最大值为53.38mg·kg-1,富集系数平均值为6.93,最大值为17.17。每亩种植一茬带走土壤中重金属约为15.9~18.7g。每亩地每种一茬藿香蓟可以带走污染区土壤中的4.4%~5.2%的Cd。研究区域为中亚热带季风区,热量高,雨量大,日照时间长,符合藿香蓟的生长需求,因此每年可以种3茬藿香蓟,在不添加活化剂的情况下,每亩种植3茬藿香蓟的去除率为13.2%~15.6%。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藿香蓟修复镉污染农田土壤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证明证明藿香蓟对镉胁迫的吸附;具体包括
1实验处理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97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资源化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农田土壤污染的修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