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垄栽地膜烟伸根期预防僵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09231.5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8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董贤春;赵传良;刘圣高;刘刚;袁跃斌;秦铁伟;李浩;吴东;高远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烟草公司宜昌市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45 | 分类号: | A01G22/45;A01G13/0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膜 烟伸根期 预防 方法 | ||
一种垄栽地膜烟伸根期预防僵苗的方法,在烟田内起垄,垄表面可覆膜宽度为60‑70厘米、垄顶与垄沟垂直高度25‑30厘米,垄底部宽度为35‑50厘米,垄顶面为弧面、垄侧边为斜面,在垄表面覆膜、并在垄顶面的弧面上打垂直种植孔,移烟苗放入垂直种植孔中,所述方法包括移烟苗于垂直种植孔5‑10天后在垄一侧或二侧打斜孔;斜孔直径2‑3厘米、孔深25‑30厘米,斜孔与垄顶面正投影面的夹角为44度‑48度,斜孔表口距垄顶面垂直距离为3‑8厘米、底口距垄顶面垂直距离为15‑20厘米;多个所述斜孔表口表面积和为垄表面积的0.002‑0.004%。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以有效降低伸根期僵苗的发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垄栽地膜烟伸根期的种植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垄栽地膜烟伸根期预防僵苗的方法。
技术背景
从烟苗移栽至大田到烟叶采收完毕为大田期,约为120-150天。根据烟草生长发育的特点、烟株生长的动态变化和阶段性形态特征,分为还苗期(从移栽到成活)、伸根期(从成活到团棵)、旺长期(从团棵到现蕾)和成熟期(从现蕾到烟叶采收结束)4个密切联系的生长发育时期。还苗期指移栽到烟苗成活这一时期,约7-10天,带土移栽或营养盘苗移栽往往无还苗期。伸根期指烟苗成活到团棵这一时期,约30天左右,此期与烟叶产量关系密切。
此期间的关键技术为:一是及时查苗补苗,由于移栽技术不当,或烈日、多风、干旱的影响,或病虫为害等,往往造成死苗。在移栽后3-5天内及时补苗,保证苗全苗匀。二是防治地下害虫,移栽后施用相应杀虫药剂防治烟草地下害虫。三是伸根期控水蹲苗,保持田间持水量的60%左右,保障烟株主根系的大量发育和下扎。四是及时培土围垄,移栽后20-25天进行深中耕,并培土15-20㎝,促进根茎部次生根的发育。五是及时追肥,保证营养充分。以速效肥为主,穴施匀施,距烟株10-15㎝,追肥可以少量浇水。六是注意防涝,防积水。
根据国家对中国烟叶生产香型分区规划,重庆、湖北及陕西部分烟叶产区属3区:醇香型烟叶风格,北纬28-32度,烟叶生产全面采用地膜覆盖,采用的移栽方式及伸根期管理措施为:
2015年以前,采取高茎壮苗移栽方式,烟苗茎高8-10㎝,一般在5月中下旬移栽,提倡“不栽六月烟”,但由于茎太高,山区烟田土层较薄,起垄垄体高度不高,常低于25㎝,或不足20㎝,造成移栽时高脚苗、露茎苗较普遍,易造成部分僵苗,必须在栽后15-20天采取揭膜培土措施促进根茎部侧生根的发育。
2016年以后,部分产区参考贵州产区井窖式移栽种植模式,实施井窖式移栽,在垄体正中垂直向下打深18-20㎝、直径9-12㎝的井窖空间,采用小苗移栽,烟苗茎高仅仅3㎝左右,较常规移栽提前10天左右放入井窖,在井窖空间烟苗成活10-15天后心叶长出垄面,期间仅根与土壤少量接触,茎杆约12㎝左右不与土壤接触,移栽时间提前到5月上中旬,但茎部木质化程度高,根部由于深度深,土壤接触少,往往伸根发育不良,造成僵苗,必须采取井窖封土、扩大膜培土来促进茎部侧生根的发育。
湖北产区自行探索采取膜下小苗井窖式移栽方式,即在井窖式移栽的基础上,垄面另覆盖膜保温保湿,烟苗在膜下时间约5-7天,移栽时间进一步提前到4月下旬-5月上旬,移栽时间提前,但5月份烟叶正处于伸根期,由于湖北产区5月份气候特殊,整体伸根时间长、生育期滞后,提前移栽并不能较好提前生育期,部分产区较大范围的存在伸根不良,僵苗明显增加的现象。
垄栽地膜烟造成根系发育不良,较大范围僵苗的原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烟草公司宜昌市公司,未经湖北省烟草公司宜昌市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92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