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厌氧消化-生物电解耦合反应器剩余污泥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08766.0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6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进;王黎;张鹏程;邓飞虎;吴子健;王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4 | 分类号: | C02F11/04;C02F11/02;C02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厌氧消化 剩余污泥处理装置 耦合反应器 电解 出泥口 搅拌器 进泥口 电机 臭氧发生器 输出端连接 传统处理 二次污染 碳化处理 筒体顶部 污泥水解 集气袋 合理化 内壁 泥泵 筒体 污泥 连通 | ||
1.一种厌氧消化-生物电解耦合反应器剩余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由上至下沿竖向分为厌氧消化区(A)、微生物电解区(B);
所述筒体顶部设置有电机(11)及集气袋(1),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泥口(8);
所述厌氧消化区(A)处设置有进泥口(6),所述进泥口(6)处设置有进泥泵(7),所述厌氧消化区(A)内设置有搅拌器(5),所述搅拌器(5)与所述电机(1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厌氧消化区(A)的内壁上设置有臭氧发生器(9),所述厌氧消化区(A)与所述出泥口(8)连通;
所述微生物电解区(B)内设置电解池阴极(3)及电解池阳极(4),所述电解池阴极(3)设置在所述微生物电解区(B)内壁的周面上,电解池阳极(4)固定在所述微生物电解区(B)内,所述微生物电解区(B)与所述集气袋(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厌氧消化-生物电解耦合反应器剩余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剩余污泥处理装置还包括:电化学工作站(10);
所述电化学工作站(10)通过钛丝与所述电解池阴极(3)及电解池阳极(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厌氧消化-生物电解耦合反应器剩余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顶部开设有阴极导线出口(12)及阳极导线出口(13),所述钛丝穿过所述阴极导线出口(12)及阳极导线出口(13)与所述电化学工作站(10)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消化-生物电解耦合反应器剩余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解池阳极(4)材料为碳毡(2),所述碳毡(2)表面涂有Pt/C催化层,涂布量为0.5mg/c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消化-生物电解耦合反应器剩余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解池阴极(3)材料为钛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消化-生物电解耦合反应器剩余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的顶部还开设有支管口(16);
所述支管口(16)与所述集气袋(1)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厌氧消化-生物电解耦合反应器剩余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11)通过转轴(17)与所述搅拌器(5)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厌氧消化-生物电解耦合反应器剩余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处理装置还包括:转轴支撑柱(14);
所述转轴支撑柱(14)设置在所述筒体顶部;
所述转轴(17)设置在所述转轴支撑柱(14)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厌氧消化-生物电解耦合反应器剩余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顶部开设有取样口(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876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酵床
- 下一篇:一种猪粪渗滤床产沼气及堆肥一体化装置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