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拼装式真空管路结构及辅助抽真空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08007.4 | 申请日: | 2018-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6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鸥;李红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70/54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71008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真空 导气槽 抽真空 底座 导气通路 拼装组合 真空管路 拼装式 复材 复合材料零件 抽真空系统 抽真空袋 底座连接 管路结构 拼装结构 真空监测 盖板 槽段 铺贴 环绕 侧面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拼装式真空管路结构及辅助抽真空方法,管路结构包括导气槽、盖板、移动真空底座,导气槽为可拼装结构,由不同形状的槽段拼装组合形成环绕复合材料零件的导气通路,导气槽侧面设有移动真空底座。进行辅助抽真空时在铺贴好的复材零件四周拼装组合导气槽,使复材零件置于导气通路内,安装移动真空底座将抽真空袋上的移动真空嘴与移动真空底座连接,并分别与抽真空系统和真空监测器具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零件制造领域,尤其适用于复合材料零件铺贴、固化过程中必须的真空管路系统结构。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比模量高,耐腐蚀,疲劳性能好,可设计性强等诸多优点,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随着复合材料使用量的快速增长,其零件的外形尺寸不断增大,结构形式日趋复杂,研制风险不断提高。
复合材料零件的制造可大致分为下料、铺贴、固化、铣切、检测等几个阶段。其中,铺贴是形成复合材料零件实体的重要过程,固化则是原材料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的关键阶段。在铺贴过程中,需要抽真空排除铺层间夹裹的空气,提供可控、均匀的压实力。在固化过程中,则需要通过抽真空来排除小分子副产物,提供恒定、均匀的固化压力。因此,真空管路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复合材料零件的内、外部质量而言,至关重要。
目前,制造复合材料零件所需的真空系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设计单独的真空系统,单纯利用透气织物等辅助材料实现导通。这种方法的使用效果不佳,尤其对于结构复杂的复合材料零件,经常会形成假真空区域,影响产品质量;另一类是:通过在工装表面设置导气槽,加装固定式导气管路的方法构建真空管路系统。这种方法的使用效果较好,能够在真空袋内形成持续、稳定的真空环境。但是,这种方法提高了工装的制造难度,并且增加了潜在漏气风险点,降低了系统可靠性。导气管路固定在工装上,一旦出现漏气问题,返修难度极高,甚至可能导致工装报废。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具备可靠性高,安装、返修、更换便捷,适应性强,能够满足复合材料零件复杂外形的需要,且成本低廉的真空管路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拼装式真空管路结构,能够在各类工装表面快速构建真空管路系统,满足零件铺贴、固化过程中必须的抽真空压实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拼装式真空管路结构,包括导气槽、盖板、移动真空底座,导气槽为可拼装结构,由不同形状的槽段拼装组合形成环绕复合材料零件的导气通路,其截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侧壁和底部均布有导气孔;导气槽上覆盖有盖板,盖板上设有导气孔;导气槽侧面设有移动真空底座。
使用这种拼装式真空管路结构进行辅助抽真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复材铺贴在工装上;
2在铺贴好的复材零件四周拼装组合导气槽,使复材零件置于导气通路内,安装移动真空底座;
3盖上盖板;
4用真空袋包覆导气槽、盖板和复材零件;
5将抽真空袋上的移动真空嘴与移动真空底座连接,并分别与抽真空系统和真空监测器具连接;
6放入热压罐进行固化。
本发明具备如下优点:
(1)通过外接式真空管路系统,避免了在工装表面及内部安装导气管路,对真空管路系统本身无气密要求,减少了复合材料零件制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漏气风险点,提高了系统整体可靠性;
(2)真空管路多段拼装组合式设计,适应性强,能够满足各类复合材料零件的使用要求;
(3)真空管路安装、拆除便捷,能够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4)真空管路与成型模分离,减少了真空管路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80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